时间: 2025-04-25 19:5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57:22
和史司直韵五首
作者: 吴潜 〔宋代〕
世间传假不传真,丞相可曾城换银。
巷扫他家难敌富,氅披之子未为贫。
也知东郡行春守,便作南溪钓雪人。
指碔为瑶惭与寄,恨无一缕引千钧。
在世间流传的假话与真相,丞相是否真的能换来银子?
街巷里打扫他人的家,难以抵挡富人的气派,
穿着氅子的少年并未贫穷。
我也知道东郡春天的守卫,便在南溪钓雪的那个人。
指着碔石以瑶的名义感到羞愧与寄托,
恨不能有一缕细线引来千钧之重。
该诗涉及了古代官僚社会的生活与人际关系,通过对比富人与穷人、权贵与平民的生活,展现了对社会不公的思考与反思。诗中提到的“丞相”与“巷扫”,反映了不同社会层级之间的矛盾。
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展现了作者对人情冷暖的深刻理解。开篇以“世间传假不传真”引入,立刻抓住读者的注意,表现出诗人对谣言与真相的思考。接着提到丞相,似乎在质疑权贵的真实价值。诗中对比了贫与富,彰显了社会的不平等,而“氅披之子未为贫”则暗示即使外表光鲜,内心未必富足,揭示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贫乏。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淡然态度,提到“东郡行春守”与“南溪钓雪人”,显示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简单生活的追求,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洒脱。最后两句则通过对“碔”的羞愧与对“瑶”的寄托,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既希望追求理想,又感到现实的沉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权力、财富与人性的复杂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选择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答案:
选择题:1.B,2.C
填空题:1. 诗歌,2. 重任与责任
判断题:1. 错,2. 对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