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5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50:12
春景
寒尽怕春销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飞絮新烟外,东风托信遥。
春犹有寒否,寒尽怕春销。
画阁围红兽,行鞭裹黑貂。
便无三月雨,也不再花朝。
倚翠还轻扇,飞红共落潮。
少年宜秉烛,莫负可怜宵。
春天的景色里,飞絮在新烟的外面飘荡,东风带来了遥远的消息。春天还有寒冷吗?我担心寒冷会使春天消逝。画阁里围着红色的兽,骑行的鞭子裹着黑色的貂皮。即使没有三月的细雨,也不再有花朝的美景。倚靠着翠色的轻扇,飞舞的花瓣与潮水一同落下。年轻人应该点燃烛光,莫要辜负这可怜的夜晚。
“花朝”是中国古代传统节日,专门庆祝春天花开的日子。诗中提到的“莫负可怜宵”,呼应了年轻人应该珍惜春夜的主题。
作者介绍:刘辰翁,宋代诗人,以诗风清新、意境高远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春景,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青春的珍惜。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春天,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但又对寒冷的余威感到忧虑,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敏感和对青春美好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的珍惜以及对青春美好时光的渴望。诗中先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景象,飞絮在东风中飘荡,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新生。接着,诗人对寒冷的担忧和春天的短暂表达了感伤。画阁和红兽的描写则增添了奢华的氛围,显示出春天的繁华与美丽。最后,诗人以“少年宜秉烛,莫负可怜宵”结束,呼唤年轻人珍惜时光,享受青春的美好。这种对比和反思使得整首诗在春天的欢愉中透出一丝忧虑,既是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也是对内心情感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对青春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春天美好景象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飞絮”指的是什么?
A. 雪花
B. 柳絮
C. 花瓣
D. 雨滴
“莫负可怜宵”的意思是:
A. 珍惜夜晚
B. 忘记夜晚
C. 享受白天
D. 追逐梦境
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象是:
A. 寒冬
B. 春光明媚
C. 秋天
D. 夏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对《春景》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