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金鼓洞》

时间: 2025-05-01 02:06:47

诗句

䆗窱出古洞,洞壑复森沈。

不闻金鼓响,樵斧在远林。

清风竹间至,苍苔满秋阴。

白日忽高下,碧云无古今。

孤花媚寒涧,幽树悦众禽。

当其万籁寂,自得山水音。

忘言憩磐石,雪乳流衣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6:47

原文展示:

金鼓洞
作者: 秦瀛 〔清代〕

䆗窱出古洞,洞壑复森沈。
不闻金鼓响,樵斧在远林。
清风竹间至,苍苔满秋阴。
白日忽高下,碧云无古今。
孤花媚寒涧,幽树悦众禽。
当其万籁寂,自得山水音。
忘言憩磐石,雪乳流衣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而幽深的洞穴,洞内的景色宁静而深邃。四周静谧,没有金鼓声响,耳边只听到远处樵夫砍伐树木的声音。清风轻轻吹拂,竹林间传来阵阵凉意,苍苔铺满了秋天的阴影。阳光时隐时现,碧蓝的云彩没有古今之别。孤零零的花儿在寒冷的溪涧旁妩媚,幽静的树木让众多鸟儿愉悦。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刻,诗人感受到山水的声音,忘却言语,坐在岩石上,雪白的乳液沾湿了衣襟。

注释:

  • 䆗窱(xiāo):指的是幽深的洞穴。
  • 洞壑:洞穴的深渊。
  • 金鼓:古代战斗时的鼓声,这里指热闹的场景。
  • 樵斧:砍柴用的斧头,象征劳作的声音。
  • 清风:清爽的风,带来自然的气息。
  • 苍苔:青苔,生长在阴湿的地方,常用于描绘秋天的阴冷。
  • 忽高下:指日光变化不定。
  • 孤花:孤独的花,象征独特之美。
  • 幽树:幽静的树木,给人以安宁的感觉。
  • 自得山水音:在静谧中感受到自然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瀛,字小白,号若水,清代诗人。他的诗风以清新脱俗、情景交融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金鼓洞》是秦瀛在游历山水时创作的,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在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描写孤独而宁静的自然场景,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与思考。

诗歌鉴赏:

《金鼓洞》是一首表现自然之美与心灵宁静的诗作。整首诗以洞穴为背景,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环境,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理想境界。首联通过“䆗窱出古洞,洞壑复森沈”引入,便让人感受到洞穴的深邃与幽静;随后的描写则表现出一种对繁华喧闹的反思,诗人以“不闻金鼓响,樵斧在远林”对比出洞中与外界的隔绝,强调了内心的宁静。

中间几句“清风竹间至,苍苔满秋阴”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秋日的凉意与生机,清风与苍苔相映成趣,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接着“白日忽高下,碧云无古今”则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广阔,日光的变化与云彩的悠然,使人反思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

最后几句“孤花媚寒涧,幽树悦众禽”进一步深化了自然的情感,孤花与幽树在寂静中展现出各自的美丽与生机,而“自得山水音”则是诗人在深思中获得的心灵安慰,忘却世俗的纷扰,真正体会到自然的深邃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䆗窱出古洞:描绘出一个古老的洞穴,暗示着深邃与神秘。
  2. 洞壑复森沈:进一步强调洞穴的深邃与幽静,给人一种沉浸的感觉。
  3. 不闻金鼓响:对比外界的喧闹,强调洞内的宁静。
  4. 樵斧在远林:暗示生活的劳作,反映出一种人间的气息。
  5. 清风竹间至:清风吹过竹林,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
  6. 苍苔满秋阴:苍苔的生长让人感受到秋天的阴冷与静谧。
  7. 白日忽高下:阳光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无常。
  8. 碧云无古今:云彩的悠然不变反映出自然的永恒。
  9. 孤花媚寒涧:孤独的花儿在寒冷的溪涧旁显得特别动人。
  10. 幽树悦众禽:幽静的树木吸引了众多鸟儿,表现出和谐的自然生态。
  11. 当其万籁寂:在万物沉寂之时,诗人感受到内心的平静。
  12. 自得山水音:自然的声音让诗人获得内心的满足。
  13. 忘言憩磐石:诗人坐在岩石上,忘却了一切烦恼。
  14. 雪乳流衣襟:自然的元素浸润了诗人的衣襟,象征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白日忽高下,碧云无古今”,形成音韵的和谐。
  • 拟人:如“孤花媚寒涧”,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心境相结合,形成意境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心灵的宁静与满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洞:象征着深邃与神秘,暗示着历史的积淀。
  • 金鼓:象征喧闹与繁华,形成与宁静的对比。
  • 清风:象征自然的气息与生命的活力。
  • 孤花:象征独特与美丽,反映出孤独的美感。
  • 幽树:象征安宁与和谐,体现了自然的生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鼓”象征什么? a) 宁静
    b) 喧闹
    c) 劳作
    d) 孤独

  2. “孤花媚寒涧”中的“孤花”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忧伤
    b) 独特与美丽
    c) 热闹
    d) 反叛

  3. 诗人通过何种方式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a) 描述繁华
    b) 描写宁静的景象
    c) 叙述人事
    d) 讲述历史

答案:

  1. b) 喧闹
  2. b) 独特与美丽
  3. b) 描写宁静的景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金鼓洞》与王维的《山中问答》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秦瀛的作品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融入,而王维则更多体现人与自然的对话与理解。两者都展现出清代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郊坛燕集 平台 兔园山 南台 乐成殿 芭蕉园 藏舟浦 琼华岛 承光殿 太液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堂上一呼,阶下百诺 欠字旁的字 自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薲孽 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山歌 临渴掘井 选色征歌 董狐笔 文章绝唱 捉龙 贞松劲柏 用字旁的字 虚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