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3:42
题福唐观二首
作者:杜光庭
第一首
盘空蹑翠到山巅,
竹殿云楼势逼天。
古洞草深微有路,
旧碑文灭不知年。
八州物象通檐外,
万里烟霞在目前。
自是人间轻举地,
何须蓬岛访真仙。
第二首
曾随云水此山游,
行尽层峰更上楼。
九月登临须有意,
七年岐路亦堪愁。
树红树碧高低影,
烟淡烟浓远近秋。
暂熟炉香不须去,
伫陪天仗入神州。
第一首
在空中轻盈地踏上翠绿的山巅,
竹楼和云阁直逼天空。
古洞深处杂草丛生,似乎有条小路,
旧碑上的文字已模糊不清,不知经过了多少年。
八州的景色一览无遗在屋檐之外,
万里之遥的烟霞展现在眼前。
这都是人间的轻松自在,
何必去蓬莱仙岛寻求真仙呢?
第二首
曾经随云水在这山中游玩,
走遍层层峰峦再登高楼。
九月登高应当用心,
七年的岐路也令人忧愁。
树木的红绿交错形成高低的影子,
淡淡的烟雾浓浓的秋色远近相随。
暂时沉醉于炉香,无需匆忙离去,
静静陪伴着天上的神灵进入神州。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光庭,唐代诗人,字子和,号云门,擅长山水诗。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色寄托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杜光庭游历福唐观时,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人间生活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在动荡的时代中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杜光庭的《题福唐观二首》展示了他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对人生的哲思。诗作以“山巅”、“竹殿”、“云楼”等意象,描绘出一种超然的境界,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间的思考。第一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人间的轻松与自在,反映出对蓬莱仙境的向往与否定。诗中提到的“何须蓬岛访真仙”,显示出诗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强调了在繁华与喧嚣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真实。
第二首则更加深入地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感伤。诗人提到“九月登临须有意”,提醒人们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要思考人生的意义。诗中的“七年岐路亦堪愁”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迷茫与忧虑。尽管如此,诗人依然选择在烟雾缭绕的秋天中沉浸于炉香的宁静之中,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一种超然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使读者在欣赏诗歌之美的同时,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心灵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反映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光庭的《题福唐观二首》主要描绘了什么?
A. 生活的烦恼
B. 自然的壮丽与人生态度
C. 战争的悲惨
诗中提到的“蓬岛”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的境界
C. 人间的烦恼
诗人对登高的态度是?
A. 追求名利
B. 享受自然与思考人生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能够进一步帮助读者理解杜光庭及其诗作的背景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