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14:3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14:32:48
少年游 送春
作者: 陈珍瑶 〔清代〕
絮飞花舞,红消香暗,楼外夕阳斜。
庭院深深,帘栊悄悄,春去到谁家。
梦回怕见梨花落,静掩绿窗纱。
不管莺愁,任它蝶怨,闲坐读南华。
春天的柳絮飞舞,花儿在空中舞动,红色的花瓣逐渐凋谢,香气也变得淡薄,楼外的夕阳斜斜地照射着。
庭院深深,帘子轻轻垂下,春天已经离去,不知道去到了谁的家。
做梦时怕再见梨花的凋落,静静地掩上绿色的窗纱。
不管黄莺的忧愁,也不在乎蝴蝶的哀怨,悠闲地坐着读《南华经》。
陈珍瑶,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著称,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中的细节,作品多富有哲理和人文关怀。
《少年游 送春》创作于清代,正值春去夏来的时节,诗人在春天的变迁中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惆怅,并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对春天的留恋与思考。
《少年游 送春》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迅速流逝。开篇以“絮飞花舞”描绘春天的生机,紧接着通过“红消香暗”表现春天的凋零,生动地捕捉到春天的瞬息万变。诗人在诗中表现出对春天的眷恋与惆怅,尤其是“梦回怕见梨花落”,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选择用“闲坐读南华”的方式来对抗外界的忧愁与烦恼,体现了一种道家的闲适和洒脱。通过对比“莺愁”和“蝶怨”,诗人揭示了自然界的生存状态与内心的宁静之间的张力,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应对生活的各种情感波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及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是一幅动人的春日画卷。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离去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恋恋不舍以及面对时间流逝的无奈。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强调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宁静。
诗中的“絮飞花舞”主要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南华”指的是哪本书?
诗人对于春天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