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0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01:39
义旗十八定关中,五载旋成混一功。
象启玉床争应命,卷翻金镜欲全终。
高光大业何难及,臧札清风奈不同。
更叹祸机潜倚伏,更衣竟日闭深宫。
这首诗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的丰功伟业以及潜在的危机。诗中提到“义旗十八”,象征着李世民在征战中建立的威望,经过五年的努力,他最终完成了统一的伟业。“象启玉床”指的是李世民准备接受帝位,而“卷翻金镜”则暗示他对未来的渴望与担忧。诗人对李世民的伟业感慨良多,但也意识到高光的事业不易及,“臧札清风”则显示出他清廉的风范与不同寻常的追求。最后一句提到潜伏的祸机,使人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常,以及李世民在深宫中日复一日的忧虑。
陈尔士(生卒年不详),字仲明,号云谷,清代诗人,以擅长古诗见长。他生活在清代,受儒家思想影响深厚,作品多表现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与反思。其诗风格沉稳、典雅,常用典故,情感真挚。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历史对唐朝盛世的回顾与反思之际。诗人通过对唐太宗李世民的描绘,表达对历史伟人的崇敬,同时也警示权力的潜在危险,反映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在字句上严谨、情感上饱满,表达了对唐太宗李世民的钦佩与思考。诗的开头以“义旗十八定关中”点明了李世民的军事成就,显示出他在关中地区的威望和统治地位。接着,诗人通过“象启玉床争应命”描绘了李世民登基的历史瞬间,这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转折,也是国家命运的重大时刻。
然而,诗中并不止于赞美,后半部分逐渐转向对权力与命运的审视。“高光大业何难及”一句,流露出对伟大成就的感慨,似乎暗示着成功背后潜藏的风险。最后两句“更叹祸机潜倚伏,更衣竟日闭深宫”,则更是直接表达了对权力游戏的忧虑与对个人命运无常的感叹,这种深邃的思考使得整首诗更加立体而深刻。
整首诗通过对唐太宗李世民的描绘,表达了对权力与成就的赞美,同时也揭示了潜藏在光辉背后的危机与隐忧,展现出历史人物的复杂性与命运的无常。
诗中提到的“义旗”象征什么?
“象启玉床”中的“玉床”代表什么?
诗中提到“更叹祸机潜倚伏”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