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4:59
有客叩我门,系马门前柳。
庭空鸟雀散,门闭客立久。
主人枕书卧,梦我平生友。
忽闻剥啄声,惊散一杯酒。
倒裳起谢客,梦觉两愧负。
坐谈杂今古,不答颜愈厚。
问我何处来,我来无何有。
有位客人敲响我的门,马儿在门前的柳树下系住。
庭院空荡荡的,鸟雀已经飞散,门已关闭,客人站立已久。
主人我正枕着书在睡觉,梦中见到我一生的朋友。
忽然听见啄食的声音,惊醒了我,酒杯也因此散落。
我慌忙起身向客人道歉,梦醒后倍感愧疚。
坐下来谈论古今,越是沉默,客人的脸色越发凝重。
他问我从何而来,我却说自己无所依附。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一生充满坎坷,经历了政治上的起伏和个人生活的波折,但他在文学上成就斐然,尤其以诗词、散文和词作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时期,诗人身处逆境,心中感慨万千。这首诗以古人对友的情谊为背景,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和友谊珍贵的深刻思考。
《和陶拟古九首 其一》是一首表现孤独与友谊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刻画了一个慵懒而又略显孤独的场景:主人在梦中思念旧友,突然被外界的声音惊醒,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与客人的等候。诗人用“梦我平生友”表明对友人的思念,而“惊散一杯酒”则象征着美好时光的逝去。
整首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现实的无奈。苏轼巧妙地将外部环境与内心情感结合,营造出一种梦境与现实交错的氛围。尤其是最后一句“我来无何有”,语气中透出一种无所依靠的孤独感,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内心的孤独,反映了苏轼在逆境中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梦我平生友”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剥啄声”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