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

时间: 2025-05-02 03:53:54

诗句

双阙浮光照短亭,至今猿鸟啸青荧。

君王自此西巡狩,再使鱼龙舞洞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3:54

原文展示:

双阙浮光照短亭,
至今猿鸟啸青荧。
君王自此西巡狩,
再使鱼龙舞洞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双阙上的光辉映照着短亭,至今仍能听到猿鸟在青翠的荫凉处啼叫。君王从这里出发前往西方狩猎,期盼再次看到鱼龙在洞庭湖上翩翩起舞。

注释:

  • 双阙:指的是一对高耸的建筑物,通常为宫殿或寺庙的门阙。
  • 短亭:指较小的亭子,通常用作休息或观景的地方。
  • 猿鸟啸:指猿猴和鸟类发出的叫声,形容自然环境的生动。
  • 君王:这里指代皇帝或统治者。
  • 西巡狩:指皇帝前往西方地区进行狩猎活动。
  • 鱼龙舞:形容水中鱼类和龙舟的热闹场景,象征着繁荣与欢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清新婉约之篇,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政治的思考。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诗人面临政治困境,但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历史和自然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与历史联想,展现了苏轼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体悟。开头的“双阙浮光照短亭”,不仅描绘了一个优美的景象,还暗示了历史的厚重感,双阙象征着昔日的辉煌,短亭则是当下的宁静。接着的“至今猿鸟啸青荧”,通过动静结合,表现出自然界的生机勃勃,猿鸟的啼鸣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变迁。

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轼引入了历史的视角,“君王自此西巡狩”,将个人的感受与国家历史相结合,表现出他对君主的期盼与对国事的关心。最后一句“再使鱼龙舞洞庭”,不仅仅是对美好景象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愿望,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历史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苏轼超凡脱俗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的深邃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双阙浮光照短亭:描绘了光辉照耀下的亭子,象征着历史的辉煌与现实的宁静。
  2. 至今猿鸟啸青荧:通过猿鸟的啼叫,反映出自然的和谐与生动。
  3. 君王自此西巡狩:提到君王的狩猎活动,暗示国家的统治与治理。
  4. 再使鱼龙舞洞庭:表达对繁荣盛世的向往,鱼龙舞象征着欢庆与生机。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双阙”与“短亭”,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 拟人:猿鸟的啼叫赋予了自然以生命,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象征:鱼龙舞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安泰。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与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以及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阙:象征着历史的辉煌与权力。
  • 短亭:代表宁静与休憩。
  • 猿鸟:自然的生机与灵动。
  • 鱼龙:繁荣与欢庆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双阙浮光照短亭”中的“双阙”指的是什么? A. 一对高耸的建筑
    B. 一座山
    C. 一条河流

  2. 诗中提到的“西巡狩”是指什么? A. 君王南巡
    B. 君王西方狩猎
    C. 君王东巡

  3. “鱼龙舞”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宁静
    B. 繁荣与欢庆
    C. 战争的来临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苏轼与王维的诗歌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苏轼的作品更多地融入了历史的思考与社会的关切,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宁静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授太子宾客归洛(自此后东都作) 吟前篇,因寄微之 病中诗十五首。答闲上人来问因何风疾 以诗代书,酬慕巢尚书见寄 且游 雪中寄令狐相公,兼呈梦得 病入新正 秘书省中忆旧山 寻春题诸家园林 答杨使君登楼见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凉的成语 示字旁的字 利析秋毫 竖心旁的字 小押店 黽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镜面 故作玄虚 四垂 米字旁的字 纆徽 安危相易 诖误 一尘不倒 弃瑕取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