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1:08
暗香 其一 姑苏小泊二则
作者: 黄人 〔清代〕
碧溪带雨。照红楼如画,三年曾住。学舌莺儿,听惯楼中玉人语。吾是风前杨柳,任此后为萍为絮。隔珠帘一响银钩,便似玉关赋。香雾。鬟云妩。只箫鼓画船,清兴难鼓。蛟蛸守户,花片游丝自来去。剩有閒鸥冷眼,看点抹当时鸳谱。还替木兰商榷,再来渡汝。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的碧溪,映照出如画的红楼,那是我曾经住过的地方。听着楼中美人的话语,如同莺儿在学舌。我就像风前的杨柳,任凭未来如浮萍和絮飘荡。隔着珠帘传来银钩的声响,仿佛是在吟唱《玉关赋》。香雾缭绕,鬟发如云,妩媚动人。只有箫鼓声和画船,清幽的兴致难以再起。蛟蛸把守着门口,花瓣和游丝随意飘落。只剩闲鸥冷眼旁观,仿佛在点滴当年的鸳鸯谱。希望再来替木兰商讨,渡过这段时光。
作者介绍:黄人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意象著称。诗人常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交融为创作主题,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背景可能与其居住的姑苏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有关。诗中的情感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恋恋不舍与眷恋。
这首《暗香 其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开篇以“碧溪带雨”引入,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雨中的溪水与红楼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思绪的细腻。
诗中“学舌莺儿,听惯楼中玉人语”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楼上女子的声音如莺鸟般动听,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美人声影的依恋。接着“吾是风前杨柳,任此后为萍为絮”,更是将自己比作杨柳,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淡淡惆怅。
“隔珠帘一响银钩,便似玉关赋”的意象转换,流露出一种对往昔诗歌的追忆,而“香雾、鬟云妩”则是对美人妩媚形象的描绘,充满了古典美感。最后,诗人以“剩有闲鸥冷眼,看点抹当时鸳谱”感叹时间的流逝,显得更加深沉与孤独。
整首诗在自然与人文之间游走,情感细腻而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美好记忆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无奈,极具感染力与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眷恋与对未来无奈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内心世界。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整首诗的画面感,也承载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思念。
诗词测试:
诗中“碧溪带雨”描绘的是哪种自然景象?
A. 晴天
B. 雨天
C. 雪天
D. 风天
“吾是风前杨柳”中的“杨柳”象征什么?
A. 坚强
B. 柔弱
C. 固执
D. 勇敢
诗中提到的“玉关赋”指的是?
A. 一首古诗
B. 一幅画
C. 一场戏
D. 一段音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