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暗香》

时间: 2025-04-26 02:56:44

诗句

翠阴如沐。

趁槿篱数转,芳塍环曲。

种种妙香,不辩蘅芜与熏陆。

清未才通鼻观,浑疑入诸天香国。

又恰似远水深山,兰意澹空谷。

芬郁。

依翠麓。

怡艳扫晚华,粉腻新竹。

露溥云绿。

襟袖过时染清馥。

还胜春风绚烂,偏媚此闲中幽独。

待采采,归去也。

不盈一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6:44

诗词名称: 暗香

作者: 端木埰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翠阴如沐。趁槿篱数转,芳塍环曲。种种妙香,不辩蘅芜与熏陆。清未才通鼻观,浑疑入诸天香国。又恰似远水深山,兰意澹空谷。芬郁。依翠麓。怡艳扫晚华,粉腻新竹。露溥云绿。襟袖过时染清馥。还胜春风绚烂,偏媚此闲中幽独。待采采,归去也。不盈一掬。


白话文翻译:

在翠绿的阴影中仿佛沐浴,趁着槿花篱笆漫步,芳香的田埂蜿蜒曲折。各种香气交融,不知道是蘅芜还是熏陆。清香刚刚透入鼻中,竟让人怀疑自己已置身于天上香国。又好似深山中的远水,兰花的意蕴在空谷中淡淡飘散。芬芳浓郁,依偎于翠绿的山麓,艳丽的晚花被轻拂,娇嫩的新竹沾染露水与云彩的绿色。衣襟和袖子浸染了清香,甚至胜过春风的绚烂,特别迷恋这闲适幽静的时光。待会儿采摘,归去时却只是不盈一掬的香气。


注释:

  • 翠阴:指绿荫,形容环境的优美。
  • 槿篱:槿花的篱笆,形容花草的环绕。
  • 蘅芜与熏陆:两种植物,暗示芳香的混合。
  • 诸天香国:佛教典故,指人间的理想世界。
  • 芬郁:形容香气浓郁。
  • 怡艳:愉悦而美丽。
  • :广泛,形容香气弥漫。

典故解析:

“诸天香国”出自佛教经典,象征着理想的境界,诗人通过这一典故表达了对美好境界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端木埰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清代中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写自然景观和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之美,表达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暗香》是一首以自然景色为题材的抒情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芬芳的自然世界。全诗以“香”为线索,层层展开,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开篇的“翠阴如沐”便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的气息,仿佛置身于一片绿意盎然的环境中。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描绘槿花、芳草,逐渐引出各种香气的交织,让人无不沉醉于其中。

诗中提到的“清未才通鼻观”,不仅是对香气的赞美,也暗示了人和自然之间的深厚联系。诗人在描写香气时,巧妙地将其与理想的“诸天香国”相结合,传达出一种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后半部分通过“芬郁依翠麓”再度强化了自然的美,强调了这种美的丰富与多样。

最后,诗人以“待采采,归去也”收尾,既是对香气的留恋,也是对自然美好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悠远,极具画面感,展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翠阴如沐: 描绘绿荫如沐浴般的清新感。
  2. 趁槿篱数转,芳塍环曲: 描写在槿花篱笆间漫步,芳香的田埂蜿蜒曲折。
  3. 种种妙香,不辩蘅芜与熏陆: 各种香气交织,难以分辨。
  4. 清未才通鼻观: 清香刚入鼻中,令人陶醉。
  5. 浑疑入诸天香国: 让人产生置身于理想世界的错觉。
  6. 又恰似远水深山: 比喻香气的渗透如远山流水般幽远。
  7. 芬郁: 香气浓郁的状态。
  8. 怡艳扫晚华: 描绘晚花与自然的和谐。
  9. 露溥云绿: 露水与云彩的颜色交融。
  10. 襟袖过时染清馥: 衣襟袖子沾上清香,超越了时间的界限。
  11. 还胜春风绚烂: 香气的美超越春风的绚烂。
  12. 偏媚此闲中幽独: 在闲适的时光中更显幽静之美。
  13. 待采采,归去也。不盈一掬: 最后表达对香气的留恋,象征着不能完全拥有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 “似远水深山”,将香气比作自然的幽远。
  • 拟人: 香气如同人般具有吸引力。
  • 对仗: “清香”“浑疑”等对称的结构强化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中的香气,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翠阴: 代表清新自然的环境,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香气: 贯穿全诗,象征着美好而难以捉摸的事物。
  • 槿花: 代表芬芳与青春,常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兰意: 代表高雅与清新,暗示诗人的心境。
  • 空谷: 象征宁静与幽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表现自然的美?

    • A. 花瓣
    • B. 香气
    • C. 水流
    • D. 夕阳
  2. “诸天香国”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理想的境界
    • B. 现实的生活
    • C. 过去的回忆
    • D. 未来的梦想
  3. 诗中提到的“翠阴如沐”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忧伤
    • B. 清新
    • C. 寂寞
    • D. 热烈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1. 李清照的《如梦令》: 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但李清照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表达,而端木埰则更注重自然景象的描绘。
  2.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的诗歌侧重于历史与个人感慨,而《暗香》则更注重自然之美的细腻刻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选读》
  • 《中国古代诗词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䰞海歌 望远行(仙吕调) 梦还京(大石调) 木兰花慢(三之一·南吕调) 迎新春·[山解]管变青律 甘草子 其二 倾杯(黄钟羽) 定风波·自春来 满江红(四之三·仙吕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装痴做疯 鳥字旁的字 罪系 魚字旁的字 贫贱之交不可忘 鬯字旁的字 浪旦 审几度势 响应 浓墨重彩 包含肩的词语有哪些 凵字底的字 比类合谊 牛字旁的字 不死之药 岩栖穴处 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