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8:43
冻筠碧色。幻梦华剩影,声声悽笛。苑树雪深,拂尽琼瑰再三摘。瓶水炉烟供奉,飏缕缕香云萦笔。黯泪湿独守天寒,无复鹤分席。仙国。太阒寂。讯海水浅深,万斛愁积。素娥伫泣。有限残春忍追忆。凉夜仙禽舞翠,留旧迹荒陂凝碧。问此恨孤屿月,倘能省得。
苍翠的竹子被冻得发青。在梦中,华丽的影像依旧存在,哀怨的笛声一声声响起。园中的树木被厚厚的雪覆盖,轻轻拂去,像是再三采摘那美丽的瑰丽花朵。瓶中的水、炉上的烟火供奉着,缕缕香气环绕着我的笔。黯然泪湿,我独自守着寒冷的天际,再无人共享这份孤寂。仙境般的地方,太过寂静。询问海水的深浅,心中的愁苦如万斛积累。素娥在一旁轻声哭泣,有限的残春让我忍不住追忆。凉夜里,仙禽在翠绿中翩翩起舞,留下的是旧日的痕迹,荒凉的堤岸上凝结着碧色。问这孤独的恨意,是否能在月光下得到释怀。
金兆蕃(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因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丽脱俗,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这首诗作于清代,受到当时文人雅士热衷于梅花的影响。梅花象征着坚韧与纯洁,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美景,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以及对往昔的追忆。
这首《暗香》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以及深藏于心底的孤独感。诗的开头以“冻筠碧色”引入,营造出一种寒冷的氛围,而接着的“幻梦华剩影”则显示出诗人对美好的追忆与渴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爱情及人际关系的思考。
诗中反复提到的“泪”、“寒”、“孤”等意象,极大地增强了情感的张力,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尤其是“无复鹤分席”,更是将孤独感推向了高潮,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僻与惆怅。
最后的“问此恨孤屿月,倘能省得”则是对情感的自我反思与释然,希望能在孤独中找到解脱,这一结尾更显得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了深思的余韵。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及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对往昔美好的追忆以及对孤独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对情感的细腻与深刻的理解。
诗中“冻筠碧色”描述的是?
A. 春天的景象
B. 冬天的寒冷
C. 秋天的落叶
D. 夏天的炙热
“声声悽笛”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悲伤
D. 疲惫
诗中提到的“素娥”指的是?
A. 一种花
B. 月亮的化身
C. 诗人的爱人
D. 仙女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题,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而金兆蕃则更多地表达对孤独与遗憾的感受。两者在意象与情感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不同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