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

时间: 2025-04-27 18:04:34

诗句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

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4:34

原文展示:

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
作者:柳宗元

十一年前南渡客,
四千里外北归人。
诏书许逐阳和至,
驿路开花处处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流亡十多年后,终于接到朝廷的召唤,准备返回故乡的心情。诗中提到自己曾经是南渡的客人,如今又要北归,路途遥远,但随着召唤的到来,沿途的景色也焕然一新,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注释:

  • :追逐、追赶。
  • 阳和:春天,阳光和暖的意思。
  • 驿路:指的是古代的邮驿道路,方便官员和使者旅行。
  • 花处处新:形容春天到来,百花盛开,景象焕然一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柳宗元(773年-819年),唐代文学家,诗人,散文家,与王勃、孟浩然齐名。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见长。柳宗元因政治原因被贬,流亡生活使他的作品多了几分感伤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被贬后,时值春天,他接到朝廷的诏书,准备返回都城的消息使他倍感欣喜,情绪复杂,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四句,展现了作者的感情变化与自然景色的交融。开头两句提到自己曾经南渡,流亡的经历让人感到孤独和无奈,时间的流逝仿佛在指责着他经历的苦楚。接下来的“诏书许逐阳和至”则转折出希望与重生的意象,诏书代表着重新被接纳的可能,而“阳和”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充满了温暖与希望。最后一句“驿路开花处处新”则描绘出春意盎然的美景,恰似诗人内心的焕发与重生,表达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情感上由沉郁转向明朗,展现了柳宗元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诗中流露出的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新生活的渴望,使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生命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十一年前南渡客”:表达了作者在南方流亡的历史,时间的久远让人感到惆怅。
    • “四千里外北归人”:路途遥远,北归的心情更加沉重,体现了对故土的向往。
    • “诏书许逐阳和至”:接到召唤,预示着回归的希望与春天的温暖。
    • “驿路开花处处新”:描绘了春天的美好,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南渡客”与“北归人”,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 意象:春天、花开等自然意象,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复苏。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对人生变化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南渡:象征着失落与奔波的痛苦经历。
  • 北归:代表着对故乡的向往与归属感。
  • 阳和:春天的象征,传递出希望与温暖。
  • 开花:生命与美好的象征,表达出新生与未来的美好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渡”指的是什么? A. 向南迁徙
    B. 南方的旅行
    C. 流亡生活

  2. “阳和”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秋天
    B. 春天的温暖
    C. 冬天的寒冷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悲伤与绝望
    B. 希望与期待
    C. 中立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但柳宗元更多关注内心的挣扎与新生活的希望,而王维则更强调友谊与离别的忧伤。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柳宗元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袁州作 和友人 江行西望 楚行吟 谒蒋帝庙 立春日作 夜雪泛舟游南溪 渔塘十六韵(在朱阳县石岩下) 伤灼灼(灼灼,蜀之丽人也) 壶关道中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胆大如斗 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活龙鲜健 一腔热血 龙骧麟振 肉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娥陵氏 曰字旁的字 比肩相亲 镜圆璧合 刺上化下 尸字头的字 黽字旁的字 岐木 包含堤的成语 包含推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濮的词语有哪些 陈遵投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