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种木槲花》

时间: 2025-05-02 13:20:49

诗句

上苑年年占物华,飘零今日在天涯。

只因长作龙城守,剩种庭前木槲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0:49

原文展示

种木槲花
作者: 柳宗元 〔唐代〕
上苑年年占物华,
飘零今日在天涯。
只因长作龙城守,
剩种庭前木槲花。


白话文翻译

每年上苑的繁华总是被我占有,
而如今却漂泊在天涯四方。
只因我长年担任龙城的守卫,
留下的仅有庭前这木槲花。


注释

  • 上苑:指皇家园林,象征繁华和美好。
  • 物华:指物品的华丽,这里指盛开的花朵。
  • 飘零:指花瓣凋落,象征无常与离散。
  • 龙城:指的是长安,古代的都城。
  • 木槲花:一种花卉,常见于庭院,寓意留恋与乡愁。

典故解析

  • 龙城:历史上,长安是唐代的首都,象征着繁华的都城,也代表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
  • 木槲:常作为庭院植物,象征着诗人对家乡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号宗元,唐代文学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以散文闻名,诗歌风格清新、深刻,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柳宗元被贬至永州(今湖南永州)期间。因政治失意,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往繁华的追忆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歌鉴赏

《种木槲花》是一首具有浓厚抒情色彩的诗作,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境遇的感慨。开头两句“上苑年年占物华,飘零今日在天涯”通过对比,展现了从昔日的荣华富贵到现今的漂泊无依,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

诗中“只因长作龙城守”一句,表明了诗人因忠于职守而被贬的无奈,传达了诗人对责任的担当与个人命运的无力感。最后一句“剩种庭前木槲花”则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即使身处逆境,心中仍留有一片宁静与淡然。这种情感的转折与升华,使整首诗在悲凉之中透出一丝温暖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上苑年年占物华:每年在皇家园林中享受繁华。
  • 飘零今日在天涯:而今却漂泊在遥远的地方,感到孤独。
  • 只因长作龙城守:因我长年担任龙城的守卫。
  • 剩种庭前木槲花:留在庭前的只有这几朵木槲花。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上苑”与“天涯”的对比,表现出从繁华到孤独的落差。
  • 象征:木槲花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追忆、对现实境遇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在政治失意中的无奈与坚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上苑:代表繁华的生活与理想。
  • 木槲花:象征着家乡与温暖的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龙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A. 洛阳
    B. 长安
    C. 杭州
    D. 成都

  2. 填空题:诗人因____(填“长作龙城守”或其他)而被贬。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对/错)


答案

  1. B. 长安
  2. 长作龙城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月夜忆舍弟》(杜甫):反映了对家人的想念与关怀。

诗词对比

  • 《种木槲花》与《静夜思》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命运的无奈,后者则是对家庭的深情回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读》
  • 柳宗元研究文献及相关学术论文。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新郎(杜子昕凯歌) 寄题赵尉若钰兰所六言四首 其二 怀真赵二公一首 杂咏六言八首 闻笛二首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 其一 送勋侄之官嵢峡五言五首 雪观顾夫人哀诗二首 居厚弟示和诗复课十首 开壕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足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抹鬼脸 重帟 雪兆丰年 包含硬的成语 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黹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冷清清 敛手待毙 口多食寡 包含茱的词语有哪些 洋洋得意 宪方 鲸吞蚕食 酒瓢 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