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2:54
题清泠轩
作者: 司马槱 〔宋代〕
石冷苔生晕,
风高竹度凉。
道人何处去,
春色半沧浪。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环境:石头冰冷,上面长满了青苔;微风吹拂,竹子在高处摇曳,显得格外凉爽。诗人感叹道人(隐士)不知去向,只剩下这半片春色映照在沧浪(大海)之上,似乎在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司马槱,字子真,号清泠,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常蕴含哲理,反映出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此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春日,诗人可能是在一处清凉的竹林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清幽,因而生发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思索。
《题清泠轩》通过对清幽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憧憬。开篇以“石冷苔生晕”描绘出一幅静谧的画面,青苔生长在冰冷的石头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风高竹度凉”则通过对风与竹子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清爽的气息,使人感受到春天的凉意。诗的后两句“道人何处去,春色半沧浪”则引导出一种情感的转折,诗人不仅仅是在描绘景色,而是在思考隐士的去向,似乎在寻找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整体来看,这首诗将自然景色与人内心的感受相结合,表现出一种淡远的哲思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融合了对生命和时光的感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
诗中描绘的环境主要是哪个季节?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诗中“道人”指的是?
A. 商人
B. 隐士
C. 学者
D. 战士
“春色半沧浪”中“沧浪”指的是什么?
A. 河流
B. 大海
C. 湖泊
D. 小溪
答案: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强调秋季的宁静与孤独感,而司马槱的《题清泠轩》则是春天的清新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两者在意境上虽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