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有感》

时间: 2025-05-02 22:23:11

诗句

盖棺清议自难逃,华衮方荣一字褒。

假若生前堪论定,谦恭王莽孝廉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23:11

原文展示:

盖棺清议自难逃,华衮方荣一字褒。
假若生前堪论定,谦恭王莽孝廉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盖棺之后,外界的评价是无法逃避的,身着华丽官服的荣华,却只因一个“褒”字而显得光彩。如果生前能够被人们公正地评价,那谦恭的王莽和孝廉的曹操又该如何呢?

注释:

  • 盖棺:指的是把棺材盖上,象征着死亡。
  • 清议:指的是人们对一个人品德或行为的公正评价。
  • 华衮:华丽的官服,代表高官厚禄。
  • :赞美、称赞。
  • 王莽:西汉末年政治家,因其谦恭而知名。
  • 孝廉:指的是品德高尚、孝顺的官员,曹操即为其中之一。

典故解析:

  • 王莽:王莽是西汉末年的权臣,后来篡汉建立新朝。他的谦恭和外表的仁义使他在历史上受到不同的评价。
  • 曹操: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以其才智和谋略著称,并以孝顺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应造,清代诗人,其诗风格多样,擅长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关注社会时事,反映个人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士人对名利和道德的思考愈发深刻,诗中表达了对生死、名声与道德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主题,展现了作者对生死和人品的深刻思考。开头的“盖棺清议自难逃”一句,直接指出了一个人在世时的行为,生前的名声与品德在死后将被永远铭记,无法改变。而“华衮方荣一字褒”则描绘了表面上的荣华富贵,暗示了这种荣华是短暂且表面的,真正的评价在于一个人的内在品德。

接下来的两句“假若生前堪论定,谦恭王莽孝廉曹”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王莽的谦恭与曹操的孝廉并没有改变他们在历史上的评价,反而让人思考:真正的道德标准是什么?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品德的思考,更是对社会评价与个人行为之间矛盾的深刻揭示。吴应造以古喻今,揭示了在名利与道德之间的挣扎,以及对真正品德的追求,给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盖棺清议自难逃”:指人死后外界对其的评价无法改变。
    • “华衮方荣一字褒”:即便身居高位,外表的荣耀也仅仅依靠他人的称赞。
    • “假若生前堪论定”:如果在世时能够被公正评价。
    • “谦恭王莽孝廉曹”:提到王莽和曹操的品德,昭示历史评价的复杂性。
  • 修辞手法

    • 使用对比:通过王莽与曹操的对比,揭示不同历史人物的品德。
    • 借古喻今:通过历史典故反思现代社会。
  •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生死与名声之间的关系,强调内在品德的重要性,质疑表面的荣华富贵。

意象分析:

  • 盖棺:象征死亡,意味着人生的结束。
  • 华衮:象征着权力与地位,表面光鲜的生活。
  • 清议:象征社会的公正评价,强调道德标准的客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名利与道德
    B. 爱情与孤独
    C. 自然与人文
    D. 战争与和平

  2. “华衮方荣一字褒”中的“华衮”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高官的服饰
    C. 一种文学风格
    D. 一座城市

  3. 王莽和曹操在诗中代表什么?
    A. 仁义与贪婪
    B. 谦恭与孝廉
    C. 智谋与勇敢
    D. 富贵与贫穷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静夜思》与《有感》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多的是对思乡的感慨,而后者则深入探讨了生与死、名与德的关系。两首诗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思想深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高阳台 高阳台 盛元过津,酒后泛舟水上同赋 高阳台 戊辰岁除 高阳台 艺园话旧 高阳台 除夕遣怀 高阳台 秋日登越秀山红棉寺感赋 高阳台 喜得左羽、义山都门札 高阳台(寄越中诸友) 望海潮 王息存小象,岩际一神女捻芝,翩然欲下。扇存余箧十年,题寄 望海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品学兼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言行不一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黍字旁的字 我黼子佩 一折一磨 旡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殳字旁的字 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说得起 细枝末节 回春 鼎折餗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