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1:00
原文展示:
梅萼春前破,松髯雨后滋。
石崖鸣野鹤,竹坞窜香狸。
山脚重重转,溪流泯泯迟。
慇勤窥洞府,又得濯龙池。
白话文翻译:
梅花的嫩芽在春天来临前绽放,雨后松树上的松须愈发茂盛。
石崖上有野鹤在鸣叫,竹林深处有香狸在窜动。
山脚下曲折的道路一层层延展,溪水缓缓流淌着,显得格外悠闲。
我细心地窥视着洞府,终于看到了洗龙的池塘。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马槱,字子骞,号松溪,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潇洒。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可能是在游山玩水时所作。
诗歌鉴赏:
《蜕龙洞 其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首联“梅萼春前破,松髯雨后滋”以梅花和松树的生长作为春天来临的象征,生动地传递出春意盎然的气息。接下来的两句“石崖鸣野鹤,竹坞窜香狸”,则通过野鹤和香狸的活动,进一步突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动。诗中“山脚重重转,溪流泯泯迟”描绘出山水的曲折与悠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舒缓的氛围,令人心向往之。最后一句“慇勤窥洞府,又得濯龙池”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向往,洗龙池不仅是一个美丽的意象,也蕴含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在语言上清新自然,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梅萼春前破”意指什么?
A. 梅花开了
B. 梅花的嫩芽在春天来临前绽放
C. 梅花凋零
“溪流泯泯迟”描述了什么样的情景?
A. 溪水急促流动
B. 溪水缓慢流淌
C. 溪水干涸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A. 梅花、野鹤、香狸、龙池
B. 竹子、野兽、河流
C. 大山、溪水、云朵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蜕龙洞 其二》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均描绘了自然的美好与宁静,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秋天的孤寂与哲思,而司马槱的诗则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热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