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6:36
和李天麟二首
杨万里
学诗须透脱,信手自孤高。
衣钵无千古,丘山只一毛。
句中池有草,子外目俱蒿。
可口端何似,霜螯略带糟。
要想学好诗歌,必须要透彻理解,写作时要随心所欲,表现出孤高的气质。
传承的诗歌技巧,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眼前的山丘在浩瀚天地中不过是一毛之微。
诗句中池塘里有青草,眼前的景象却都显得荒凉。
可口的美味又何尝像,霜冻后蟹肉略显粗糙。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受到后世推崇。他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杨万里在诗中表达对诗歌创作的个人理解,强调诗歌应以自然为本,追求真实的情感与思想。
杨万里的《和李天麟二首》以其清新脱俗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理解与追求。首句“学诗须透脱,信手自孤高”不仅表明了他对诗歌的理性认识,也传达出一种追求自由与个性的精神。在他看来,诗歌的创作不仅仅依赖于技艺的传承,更需要对自然和内心的真切感受。
接下来的“衣钵无千古,丘山只一毛”则通过对比,强调了传承与创新。在历史的长河中,诗歌的传承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找到自己的声音。这里的“丘山”意象不仅指自然景观,也象征着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与无奈,使人反思自我与自然的关系。
诗中的草与蒿的对比,进一步描绘出一种荒凉的意境,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感受。而最后一句“可口端何似,霜螯略带糟”则通过细腻的比喻,描绘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失落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变迁。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展示了杨万里对诗歌创作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深刻思考,强调个体的追求与传承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自然的感悟与生活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杨万里认为学诗应该怎样?
诗中“丘山只一毛”表达了什么含义?
“霜螯略带糟”是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