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午憩筠庵》

时间: 2025-04-23 00:56:20

诗句

筠庵偶坐处,适当树阙间。

远山不见我,而我见远山。

清风隔江来,宛转入松关。

翠蕉自摇扇,白羽得暂闲。

可怜三竹床,睡遍复循环。

秋暑自秋暑,山寒自山寒。

小吟聊适意,美恶不必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0:56:20

原文展示:

午憩筠庵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筠庵偶坐处,适当树阙间。
远山不见我,而我见远山。
清风隔江来,宛转入松关。
翠蕉自摇扇,白羽得暂闲。
可怜三竹床,睡遍复循环。
秋暑自秋暑,山寒自山寒。
小吟聊适意,美恶不必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筠庵(竹庵)中闲坐的情景,正好处于树木的间隙。远处的山我看不见,而我却能看到那些山。清风从江面吹来,轻柔地穿过松树的缝隙。翠绿的蕉叶摇动着,像是在扇风,白色的羽毛在这里得到了片刻的闲适。可怜的是那三张竹床,睡过之后又循环使用。秋天的炎热依旧是秋天的炎热,山里的寒冷也仍然是山里的寒冷。偶尔小声吟唱,聊以自适,好的坏的都不必去删去。

注释:

  • 筠庵:竹子制成的庵舍,象征清幽的环境。
  • :树木的缝隙。
  • 宛转:形容清风的柔和和曲折。
  • 翠蕉:绿色的蕉叶,象征自然之美。
  • 三竹床:竹制的床铺,代表简单朴素的生活。
  • 小吟:轻声吟唱,表达心情的舒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风以自然、清新著称,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他的作品中有很多描绘山水、田园的诗篇,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杨万里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在此环境中寻求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午憩筠庵》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在筠庵中闲坐的恬淡生活。诗的开篇“筠庵偶坐处,适当树阙间”,便设置了一个幽静的环境,描绘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接下来的“远山不见我,而我见远山”,则流露出一种自我超脱的境界,诗人不仅在身体上与自然相隔,更在心灵深处寻求一种内在的宁静。

诗中“清风隔江来,宛转入松关”表现了自然界的细腻与柔和,清风轻轻穿过,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接下来的“翠蕉自摇扇,白羽得暂闲”,则通过生动的意象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竹床的描写,既是对生活朴素的认可,也隐含着对日复一日生活的感慨。

最后几句“秋暑自秋暑,山寒自山寒”,显示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接受与理解,而“小吟聊适意,美恶不必删”则体现了他对生活的随性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安宁与满足。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筠庵偶坐处,适当树阙间。
    描述诗人坐在竹庵中,正好处于树木的间隙,营造出一种幽静的环境。

  2. 远山不见我,而我见远山。
    表示诗人与远处的山之间的关系,强调一种自我超脱的视角。

  3. 清风隔江来,宛转入松关。
    描绘了清风从江面轻柔地吹来,穿过松树的细缝,给人一种舒适感。

  4. 翠蕉自摇扇,白羽得暂闲。
    拟人化的描写,蕉叶像扇子一样摇动,白羽象征轻松自在的状态。

  5. 可怜三竹床,睡遍复循环。
    对竹床的描写,既展现生活的简单,也隐喻着日常的单调。

  6. 秋暑自秋暑,山寒自山寒。
    接受自然的变化,强调季节的轮回与生活的常态。

  7. 小吟聊适意,美恶不必删。
    表达一种随性的人生态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修辞手法:

  • 拟人:如“翠蕉自摇扇”,赋予自然物以人的动作。
  • 对仗:如“秋暑自秋暑,山寒自山寒”,形成和谐的语言节奏。
  • 比喻:清风与松树的描写,通过细腻的意象传达诗人内心的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生活的细腻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筠庵:象征清幽的生活空间。
  2. 远山:代表自然的辽阔与人心的遐想。
  3. 清风:象征内心的宁静与舒适。
  4. 翠蕉:代表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5. 三竹床:象征简朴的生活方式。
  6. 小吟:代表心灵的抒发与自我陶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诗人与自然超然的关系? A. 筠庵偶坐处
    B. 远山不见我,而我见远山
    C. 清风隔江来
    D. 小吟聊适意

  2. 诗中“翠蕉自摇扇”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忧虑重重
    B. 追求奢华
    C. 遇事随性
    D. 追求完美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描绘自然,但侧重于忧国忧民的情感,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和诗人心境。
  • 《山居秋暝》:通过山水意象表达对自然的赞美与内心的宁静,与杨万里诗中相似的生活态度相呼应,但风格更加沉稳。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七祖院小山 放朝偶作 投时相十韵 题嵩高隐者居 浔阳姚宰厅作 东蜀春晚 题兴善寺 石门山泉 李夷遇侍御久滞水乡因抒寄怀 送进士赵能卿下第南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塔吉克人 坏裳为裤 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卜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阿意取容 以容取人 传香 贻臭万年 斗酒双柑 木字旁的字 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鼻字旁的字 广东柠檬 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单人旁的字 称奇 内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