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3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32:12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
人言贫在家,殊胜富作客。
鸡栖牛羊下,君子亦安息。
千里求明师,赢粮从事役。
学问非物外,室虚生纯白。
人们说,贫穷的人在家中生活,却比富有的人在外漂泊要幸福得多。
鸡在树上栖息,牛羊在田野中归去,君子也能在这里安然入睡。
为了寻找明智的老师,千里跋涉,辛苦工作来赚取粮食。
学问并不在物质之外,空荡荡的房间里也能生出纯净的智慧。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清新见长,常常抒发对生活的感悟和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知识和个人修养的重视。诗中通过对比富贵与贫穷的生活,表达了对于精神追求的向往。
黄庭坚的《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哲理思考。诗的开头以“人言贫在家,殊胜富作客”引入,直接指出贫穷的在家生活常常比富贵的外出更为幸福。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更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价值观的批判与反思。接着,诗中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好,“鸡栖牛羊下”,展现了一幅田园牧歌的图景,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在寻找师者的过程中,诗人提到“千里求明师”,展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求与追求。这里的“明师”不仅是对知识的追求,更是对智慧与人生道理的探求。最后的“学问非物外,室虚生纯白”更是强调了学问的内涵与重要性,暗示着知识与修养不在于外物,而在于内心的充实与纯净。
整首诗通过质朴的语言与清新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自然与知识的敬仰。黄庭坚的笔触敏感而细腻,让读者在细读之中体会到生活的本质与人生的追求。
逐句解析:
人言贫在家,殊胜富作客。
鸡栖牛羊下,君子亦安息。
千里求明师,赢粮从事役。
学问非物外,室虚生纯白。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强调精神追求的重要性,认为知识与学问的价值远超物质的享受,倡导一种简朴而充实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千里求明师”,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诗中“鸡栖牛羊下”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黄庭坚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鸟鸣涧》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简单的生活,但王维的诗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黄庭坚则更侧重于对知识和内心修养的追求。这样的对比反映了不同诗人在表达自然与生活哲学时的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