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5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54:26
雪霁草木动,春融烟景和。
嘉晨掩关坐,如此节物何。同游得二子,晤对不在多。
雪霁之后,草木开始复苏,春天的融化使得烟霞的景色变得和谐。美好的清晨,我静坐在关门之内,这样的节令和景物实在是太美好了。我与两位朋友同游,面对面坐在一起,聊得并不需要太多。
“嘉晨”在中国文化中常用来形容美好、温暖的早晨,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诗中提到的“二子”可能指诗人身边的朋友,这种亲密的友谊与自然的和谐美好相映成趣。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翁,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本诗作于丙寅年春,诗人正值壮年,正是对自然与友谊感悟最深的时期。此时,黄庭坚或许身处于一处风景如画的地方,受自然景色和友人陪伴的启发,写下了此诗。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相聚时光的珍惜。开头两句的“雪霁草木动,春融烟景和”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和谐美。诗人用“雪霁”来引入春天的主题,突显了春天的到来带来的新生与希望。
接下来的“嘉晨掩关坐”,则将读者带入一个闲适的场景,诗人坐于关门之内,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这种淡泊与超然的态度,反映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理想。
最后两句“同游得二子,晤对不在多”,则把诗的意境推向高潮。诗人虽然与友人相聚,但交谈并不需要太多,似乎在表达一种心灵深处的默契与理解。这种情感的深邃与自然的美好交织在一起,使整首诗充满了恬淡与温馨的气息。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友谊的珍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雪霁草木动”中的“霁”是什么意思?
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二子”指的是什么?
答案: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黄庭坚的这首诗更加注重自然与友谊的和谐,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忧虑。两者在表达情感时的侧重点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