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3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34:07
蓼花
作者: 郑谷 〔唐代〕
蔟蔟复悠悠,年年拂漫流。
差池伴黄菊,冷淡过清秋。
晚带鸣虫急,寒藏宿鹭愁。
故溪归不得,凭仗系渔舟。
这首诗描绘了蓼花的生长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描写了蓼花在水边悠悠生长的情景,随着年年的变化,岁月在水流中轻轻拂过。诗人感叹,花开花落伴随着黄菊的盛放,似乎在清秋的季节中显得冷淡。傍晚时分,虫鸣声急促,寒冷的天气让栖息在这里的白鹭显得忧愁。回到故乡的溪水却无法归去,只能依靠系着渔舟。
作者介绍:郑谷,字隐之,号阮溪,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43年,卒于912年,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受到后世称赞。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郑谷晚年,他在岁月流逝中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与美好,特别是对故乡的思念和自然的感悟。
郑谷的《蓼花》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自然意象的诗。诗中通过对蓼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开篇“蔟蔟复悠悠”,以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蓼花的生长态势,仿佛听到了岁月在水流中轻轻拂过的声音。随着“年年拂漫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渗透在字里行间,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
接下来的“差池伴黄菊,冷淡过清秋”则引入了秋天的意象,黄菊的盛开与蓼花的生长形成对比,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变化。特别是“冷淡”二字,传递出一种孤独的情绪,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萧瑟与凋零。
“晚带鸣虫急,寒藏宿鹭愁”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象,虫鸣声急促,显得更为生动,寒冷的天气让栖息的白鹭增添了几分忧愁。最后一句“故溪归不得,凭仗系渔舟”则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无奈,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个充满生命气息的自然画面,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情感基调深沉而细腻。
诗词测试:
诗中“蔟蔟复悠悠”是形容什么的状态?
“晚带鸣虫急”中描绘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故溪”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