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3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39:47
多感京河李丈人,童蒙受教便书绅。
文章至竟无功业,名宦由来致苦辛。
皎日还应知守道,平生自信解甘贫。
孤单所得皆逾分,归种敷溪一亩春。
我对京河的李丈人非常感激,年少时受教于他便能读书写字。
然而到头来,尽管写了许多文章,却没有什么功业,名声和宦途的艰辛都是由此而来。
皎洁的阳光依然懂得守道,平生我自信甘于贫穷。
孤独所得的全部都显得过于分外,我打算回去种植敷溪的一亩春田。
作者介绍: 郑谷,字子真,号子真道人,唐代诗人,生于晚唐,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郑谷的诗多描绘人生哲理,常通过个人经历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郑谷晚年时期,反映了他对自己一生的反思与总结。诗中表现出对教育的感激、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郑谷这首诗从感激师恩开始,逐渐深入到对个人一生的反思,表达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淡然。前两句简洁明了,表达了对李丈人的感激之情,显示出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自我反省,尽管自己努力写作,最终却无所成就,这种对名利的失望反映了郑谷对社会现实的清醒认知。
后两句则表达了他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认为皎洁的阳光也懂得守道,他愿意甘于贫穷,指向一种更高的生活追求。最后一句描绘了回归自然、种田的理想生活,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显示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既有对师恩的感激,又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体现了郑谷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个人经历的反思,表达了对教育的感激、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多感京河李丈人”中的“丈人”指的是?
A. 老人
B. 教师
C. 官员
D. 朋友
诗中,诗人认为自己最终没有什么成就,主要是因为?
A. 没有努力
B. 名宦的苦辛
C. 教育不足
D. 作品质量差
最后一句“归种敷溪一亩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A. 追求权力
B. 向往田园生活
C. 希望出名
D. 学习更多知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