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8:20
春景
池塘生春草
作者:刘辰翁 〔宋代〕
满眼成新趣,池塘午梦惊。
青春何日到,芳草满前生。
縠縠东风起,波波两剪横。
翠钿如可拾,仙药不知名。
转步玉钩合,几时珠履行。
平陂青似海,无处认昆明。
整片眼前都是新奇的景致,池塘里的春草在午后的梦境中令人惊讶。青春到底何时会到来呢?满眼都是芳草在生长。微风轻轻吹起,水波荡漾如同两把剪子在横切。那翠绿的钿子如果可以捡起来,真不知道那仙药叫什么名字。转身走去,玉钩的路合在一起,不知何时才能穿上珠履。平坦的坡地青翠得像海一样,却无处去认出昆明。
本诗中“青春何日到”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似乎反映了作者对时间的思考。“珠履”在古代多用来象征华贵与美好,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昆明”在古代被视为理想的居所,象征着美好的生活环境。
作者介绍:刘辰翁,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春季,作者在池塘边感受春天的生机,表达了对青春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这首诗以春天的池塘为背景,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出春光乍泄的美丽景象。整首诗的意境清新,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充满新奇与生机的春日午后。开头“满眼成新趣”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春意的世界,而“池塘午梦惊”则进一步传达出春日午后的宁静与惊喜。
诗中对青春的感慨,使整首诗不仅仅停留于自然景色的描写,更升华为对人生的思考。那种对青春流逝的惋惜,和对未来美好的期盼,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中深刻的情感基调。
尤其是“翠钿如可拾,仙药不知名”,不仅描绘了池塘的美丽,更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结尾的“无处认昆明”,则从具体的自然景象,转向了对理想境地的向往,表现了对生活理想的渴望与追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春日的美景,表达了对青春的渴望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珠履”象征什么?
“春草”在诗中主要代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