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罗端规二首》

时间: 2025-05-02 20:46:06

诗句

世态从渠变,前山只麽新。

关门便懒退,遇事少躬亲。

和我诗何益,知公道不贫。

两旬才识面,枉是自由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6:06

原文展示

次韵罗端规二首
张镃

世态从渠变,前山只麽新。
关门便懒退,遇事少躬亲。
和我诗何益,知公道不贫。
两旬才识面,枉是自由身。

白话文翻译

这世道随着环境而改变,眼前的山景已焕然一新。
关上门便懒得出门,遇到事情也少有人亲自去处理。
与你吟诗有什么好处呢?你懂得公道却不贫穷。
两个月才能见面,真是白白拥有自由的身躯。

注释

  • :指“水渠”,引申为环境或世道。
  • 前山:比喻眼前的事物或境遇。
  • 懒退:不愿意退让或放弃。
  • 躬亲:亲自去做。
  • 和我诗何益:与我写诗有什么好处。
  • 公道:指道义或公正的事情。
  • 自由身:自由的身份或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子游,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诗人,曾任职于朝廷,诗风清新,兼具豪放与抒情。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思想碰撞的时代,诗人通过对世态的观察,表现出对人心浮躁与人际关系疏远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世态人情入手,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变化的观察与思考。诗人用“世态从渠变”开头,隐喻社会如水一般变化无常,接着提到“前山只麽新”,展现出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景象。诗中“关门便懒退”一句,恰如其分地描绘了人们对外界的冷漠与不在乎,似乎对生活的琐事也显得不再热心。再者,诗中提及“和我诗何益”,更是表现出诗人对当下社会的无奈与失望,诗歌似乎变得无足轻重,无法对社会产生影响。

最后两句“两旬才识面,枉是自由身”则更为深刻,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稀少,以及自由身却无法真正享受生活的矛盾,反映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整首诗在平淡中透露出深邃的思考,充满了对人性与社会的冷静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态从渠变:世事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 前山只麽新:眼前的景象焕然一新,可能意味着新旧交替的社会现象。
  • 关门便懒退:对外界的疏离与懒惰。
  • 遇事少躬亲:面对事情时缺乏亲自处理的热情。
  • 和我诗何益:写诗对生活的帮助几乎没有。
  • 知公道不贫:虽然明白道理,却不至于贫困。
  • 两旬才识面:与朋友相见的机会少之又少。
  • 枉是自由身:拥有自由却无处施展,感到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世态从渠变”,将社会变化比作水流。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际关系疏离、社会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于自身处境的反思。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世态:代表社会环境与人情世故。
  • 前山:象征新事物、新观念。
  • 关门:暗示隔绝与疏离。
  • 自由身:象征个人身份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世态从渠变”意指什么? A. 社会因环境变化而变化
    B. 水流是变化的

  2. “关门便懒退”表达了诗人的哪种情感? A. 热情
    B. 冷漠

  3. 诗中提到“和我诗何益”,诗人对写诗的态度是? A. 积极
    B. 消极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王之涣
  • 《夜泊牛头》 - 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张镃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夜泊牛头》,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张镃更侧重于社会观察与个人无奈,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由与壮志未酬的思考。两者在情感上展现出不同的深度与广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灯花同侯十一 题木居士二首 喜雪献裴尚书(裴均也,时为荆南节度使) 南山有高树行赠李宗闵 与张十八同效阮步兵一日复一夕 归彭城 嗟哉董生行 岣嵝山 贞女峡 三星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斤字旁的字 一月三舟 寸铁杀人 周抱 包含唼的词语有哪些 殷天震地 藕丝 多知为杂 秦欢晋爱 雾结尾的成语 戈字旁的字 冷碟 亅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千差万别 持之以恒 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