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2:26
潘侯话庐山,落落尤可伏。
初云江上来,远见云中瀑。
舍舟到云外,观瀑已岩麓。
往往逢平田,攒攒爱深木。
竹门悬径微,源水阴藤覆。
坐石浸两骹,炎肤起芒粟。
夕阳穿万峰,高下相出缩。
寻常杳不分,但被烟岚畜。
绝顶水底花,开谢向渊腹。
风力岂能加,日气岂能左日右奥。
揽之不可得,滴沥空在掬。
夜昏投僧居,孤灯望溪曲。
忽闻清磬音,渐近幽林屋。
止侯休多谈,已满我心目。
怀游二十年,梦寐今固熟。
何当借轻舠,一往如飞鹜。
潘侯谈论庐山,气势磅礴,令人心向往之。
初时云从江面升起,远远看去,云中瀑布如同挂在空中。
放下船只,步出云中,已在山脚观瀑。
常常路过平坦的田地,密林中总是让我心生喜爱。
竹门前的小路微细,源头的水流被阴影和藤蔓覆盖。
坐在石头上,双腿浸入水中,阳光下的肌肤感到微微的刺痒。
夕阳照耀万山,山高变低,错落有致。
平常的景色在烟雾中模糊不清。
山顶水底的花朵,盛开和凋谢都朝向深渊。
风力又岂能增添,日照又岂能影响时间的流逝?
想要抓住却无法得到,水滴在空中轻轻洒落。
夜幕降临时投宿僧舍,孤灯照亮溪水的曲折。
忽然听见清脆的磬音,声音渐渐靠近幽静的林屋。
不再多言,已经充满了我的心目。
怀念游历二十年,如今梦中依然熟悉。
何时能够借一只轻舟,像飞鸿一样一往无前?
作者介绍:
梅尧臣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山水的深刻感悟而著称。他的诗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哲思。
创作背景:
《潘歙州话庐山》创作于梅尧臣游历庐山时,反映了他对庐山风光的赞美以及内心对自然的感悟。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和个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这首诗以庐山为背景,充分展现了梅尧臣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开头几句中,诗人用“潘侯”来引出庐山的壮丽,暗示了这座山的广阔与深邃。接着,诗人通过对云雾、瀑布、田野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庐山的自然风貌,字里行间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诗中“夕阳穿万峰,高下相出缩”,描绘了夕阳下山的美丽景象,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而“绝顶水底花,开谢向渊腹”则展现了生与死、繁荣与凋零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深化了诗的哲理内涵。
最后,诗人回忆自己在庐山的游历,感慨时光的流逝和对这一片自然的思念,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自由的渴望。整首诗言辞简练而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梅尧臣的诗歌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庐山风光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潘侯”指代什么?
诗中“绝顶水底花”体现了什么意象?
“夕阳穿万峰”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