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9:18
阴风中夜鸣,密雪逗晓积。
谁言有蓬巷,但见铺瑶席。
忽忆在山中,开户群峰白。
当时吟不厌,尽日坐岩石。
旁徨怀故人,憔悴为迁客。
欲泛剡溪船,路长安可适。
在阴风中,夜晚的鸣叫声响起,密集的雪花在晨曦中堆积。
谁说有蓬草的小巷,我只看到铺开的瑶席。
忽然想起在山中,那些白色的群峰。
那时吟唱诗歌从不厌倦,整天坐在岩石上。
心中思念着故人,因身为迁客而憔悴。
想要划船游剡溪,但路途遥远,安能抵达?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季友,号止斋,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和七言诗,与苏轼等人齐名。其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被贬期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及对友人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在困境中的孤独与思考。
这首诗以“雪”作为引子,设置了一个阴冷的冬夜场景,运用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首联通过“阴风”和“夜鸣”,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意境。接着,诗人以“密雪逗晓积”描绘了清晨的雪景,这一转折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起来,给人以希望。诗中“谁言有蓬巷,但见铺瑶席”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慨,蓬巷的荒凉与瑶席的奢华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在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在山中吟咏的快乐,那种无忧的生活与当下的憔悴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他对自由与友谊的渴望。最后,提到“欲泛剡溪船”,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向往与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雪夜、回忆山中时光,以及对故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一种清冷而又温暖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是对故人和自由生活的怀念。梅尧臣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折射出一种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剡溪”位于哪个省?
诗人怀念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瑶席”象征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