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5:20
广陵老人争持壶酒,
朝言送少年使君,
暮言迎少年太守。
少年俱是玉墀人,
文章快利生铜吼。
莫作芜城赋,
事往复何有。
莫听嵇康琴,
商声岂堪久。
今当太平非不偶,
星宿煌煌罗北斗。
杨州古富变荒凉,
万俗一心依父母。
地包淮海江湖宽,
货走荆吴楚越厚。
开酿刲羊愿遇宾,
天下沄沄不轻口。
广陵的老人们争着喝酒,早晨送别年轻的使君,晚上迎接年轻的太守。年轻人都是身居高位的人,文章和才华都能引发轰动。不要再写《芜城赋》了,往事的循环有什么意义呢?不要再听嵇康的琴声了,商音何以长久?如今的太平不是偶然,星宿璀璨如北斗。杨州的繁华变得荒凉,世人都依赖父母。土地包围着淮海,江湖宽阔,货物在荆州、吴地、楚越之间流通更为繁盛。开酒、宰羊愿意招待宾客,天下的清酒流淌不轻易言说。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青山,晚号白云居士,宋代诗人。他在诗歌创作上以清新婉约著称,文风洒脱,常以田园、山水为题材,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本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对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现状进行观察和思考,借助送别的场景抒发对往事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憧憬。
本诗以送别的场景为主线,通过描绘广陵的老人和年轻的官员,表现出对年轻一代的期望与担忧。诗人在开头用“争持壶酒”描绘了老年人对年轻人的送别场景,传达出一种温暖而又带着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又将目光转向年轻的使君和太守,强调他们的才华与社会地位,展现了当时对年轻人前途的期待。
诗中提到“莫作芜城赋”,这是对往事的反思,诗人认为无谓的回忆与沉溺于过去的作品没有意义,暗示要面向未来。紧接着提到的“莫听嵇康琴”,则是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警惕,提醒人们不要沉迷于短暂的享乐,而应关注现实。
全诗在最后一部分提到杨州的变迁,从昔日的繁华到如今的荒凉,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感慨。诗中的“地包淮海江湖宽”,展现了地理的广阔与商业的发展,暗示尽管社会有着种种变迁,但人们仍旧需要互相扶持、共同发展。
本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反思,表达了对年轻人的期待和对社会变迁的感慨,强调了珍惜当下的同时,警示对未来的关注。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芜城赋”是指:
A. 一首田园诗
B. 一首悼亡诗
C. 一首无用的赋
D. 一首古乐曲
填空题:诗中提到“广陵老人争持壶酒”,表现了对__的关心。
判断题:诗中认为当今的太平是偶然的。 (对/错)
梅尧臣与王勃的作品有相似之处,都是在送别中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往的感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梅尧臣的作品更强调了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与反思。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既相似又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