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竹坞》

时间: 2025-04-29 22:45:40

诗句

晚节先生道转孤,岁寒惟有竹相娱。

粗才杜牧真堪笑,唤作军中十万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45:40

原文展示

晚节先生道转孤,
岁寒惟有竹相娱。
粗才杜牧真堪笑,
唤作军中十万夫。

白话文翻译

晚年的节操高洁,却感到孤独,
在寒冷的岁月里,唯有竹子来陪伴我。
杜牧的才情粗浅,让人忍俊不禁,
他在军中也不过是十万大军中的一员。

注释

  • 晚节:指人生晚期的节操、品德。
  • 道转孤:指境遇变得孤单。
  • 岁寒:指寒冷的冬季,象征困境和艰难。
  • 惟有竹相娱:唯有竹子能够给我带来乐趣和陪伴。
  • 粗才杜牧:指杜牧的才华不如人意。
  • 军中十万夫:比喻杜牧在军队中的地位并不特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杜牧是唐代著名诗人,以才华横溢著称,但苏轼在此处用“粗才”一词,显得有些讽刺,暗示杜牧虽然才情出众,但在特定环境中显得平凡无奇。这里体现了苏轼对当时文人风气的批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尤其擅长诗、词、文,影响深远。他的一生经历了政治起伏和个人磨难,形成了其作品中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晚年,正值其生活境遇较为孤寂之时。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高洁、坚韧,苏轼借竹子表达了自己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心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开头用“晚节先生道转孤”一句,直接揭示了诗人对于年华渐逝和孤独感的感慨。而“岁寒惟有竹相娱”则表现了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一种乐观的态度,竹子成为了他生活中的唯一陪伴,象征着高洁与不屈的精神。

接下来的两句,苏轼以杜牧为例,反映出他对当时诗人群体的看法。虽然杜牧才华横溢,但在大环境中却显得平庸,反映出苏轼对文人地位的思考。这种批评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对文人风气的一种反思。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孤独感的抒发,更是在探讨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苏轼通过竹子的象征,表达了他对生命的坚韧态度和对孤独的接受,展现了其深邃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晚节先生道转孤:反映出诗人晚年的孤独和清高,带有自嘲和无奈。
  2. 岁寒惟有竹相娱:竹子成为他唯一的慰藉,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坚韧与宁静。
  3. 粗才杜牧真堪笑:对杜牧的讽刺,显示出诗人对当时文人风气的不满。
  4. 唤作军中十万夫:强调杜牧在大环境中的平庸,突显出个体的渺小。

修辞手法

  • 对比:晚节与孤独的对比,竹子与杜牧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内涵。
  • 象征:竹子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坚韧和高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在晚年对人生的思考,强调在孤独面前保持高洁的品德和坚韧的精神,同时对当时文人风气的反思。

意象分析

  • :象征高洁、坚韧,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 :代表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独立思考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晚节先生道转孤”中的“晚节”指什么?

    • A) 年轻人的节操
    • B) 老年人的品德
    • C) 中年的责任
    • D) 诗人的节日
  2. 诗中提到的“竹”象征了什么?

    • A) 富贵
    • B) 高洁与坚韧
    • C) 贫穷
    • D) 快乐
  3. 苏轼对杜牧的评价是?

    • A) 高度赞扬
    • B) 友好的支持
    • C) 讽刺与调侃
    • D) 无关紧要

答案

  1. B) 老年人的品德
  2. B) 高洁与坚韧
  3. C) 讽刺与调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 王维《竹里馆》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杜牧的诗作对比:两者都表达个人情感,但苏轼更注重内心的独立与坚韧,而杜牧则更多地表现出豪放与洒脱的风格。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春日田园杂兴二首 春日田园杂兴二首 春日田园杂兴 云岫山漫兴 登金陵报恩塔 陆宣公故宅 访褚敏元不遇 泛舟遇雨 夜临湖上 会宁道中别姜惟清主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争斗 一小撮 柳骨颜筋 铸烁 禾字旁的字 笔枪纸弹 见字旁的字 包含鹊的成语 上德不德 纤翮 采字旁的字 引经据礼 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瓶坠簪折 匕字旁的字 狐狸尾巴 获结尾的成语 皿字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