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4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45:40
万木锁云龙,天留与戴公。
路迷山向背,人在瀼西东。
荠麦馀春雪,樱桃落晚风。
入城都不记,归路醉眠中。
万树丛林如同锁住的云龙,天上只留给戴公一片蓝天。
在山中迷失了方向,人在瀼水的西边与东边之间徘徊。
田间的荠麦还残留着春雪,樱桃在晚风中纷纷落下。
回到城中却不记得路,醉卧途中迷失在梦境里。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清新,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访张山人得山中字二首》是苏轼在游览山水时的灵感之作,反映他对自然景色的感受与思考,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探讨。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在山中游历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篇用“万木锁云龙”展现出苍翠的山林与云雾缭绕的景象,生动形象地捕捉了大自然的壮美。而“天留与戴公”则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文化相结合,表现出诗人对前辈诗人的敬意。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表现出在山中迷失的无助与孤独感。“路迷山向背”,暗示了人生道路的艰难与不确定。而“人在瀼西东”则突出了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迷失方向的无奈。此时,诗人的内心感受与外在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最后两句“荠麦馀春雪,樱桃落晚风”展现了自然的细腻之美,春雪与樱桃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结尾“入城都不记,归路醉眠中”则以一种轻松而又迷离的态度,传达了对现实的逃避与对自由的向往。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文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以及对自由的向往,展现了深邃的哲理与情感。
“万木锁云龙”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荠麦”主要指什么?
“入城都不记”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