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别东武流杯》

时间: 2025-04-29 08:54:07

诗句

莫笑官居如传舍,故应人世等浮云。

百年父老知谁在,惟有双松识使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54:07

原文展示:

别东武流杯
苏轼 〔宋代〕
莫笑官居如传舍,
故应人世等浮云。
百年父老知谁在,
惟有双松识使君。

白话文翻译:

不要笑我官居如同过客的旅舍,
因为在世间上,这一切都像浮云一样无常。
百年之后,父老乡亲又知道谁还在,
唯有那两棵松树能辨认出我这位使君。

注释:

字词注释:

  • 官居:指担任官职,居住的地方。
  • 传舍:旅馆、客舍。
  • 浮云:比喻事物的无常和短暂。
  • 百年:指长久的时间。
  • 父老:指年长的人,通常是指乡土的人。
  • 双松:指两棵松树,在这里象征着长久不变。

典故解析:

  • “双松识使君”中的松树在古代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和长久。松树的长寿与诗人对自己名声的渴望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至广东时,表达了他对官场浮华的看法和对自我价值的思考。苏轼在政治上屡遭挫折,但在文学上依然保持了高超的创作水准。

诗歌鉴赏:

《别东武流杯》是一首反映诗人对人生无常感悟的佳作。全诗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官场浮华的讽刺与对自然常青的松树的认同。诗人开篇以“莫笑官居如传舍”引入,表明自己对官职的淡然态度,不以官位的高低自居,而是更看重内心的清净。接着用“故应人世等浮云”进一步揭示了官场的虚幻与无常,暗示世事如云,容易消散。最后,诗人回归到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唯有松树能够“识使君”,显示出他对长久真情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苏轼豁达的胸怀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笑官居如传舍”:诗人自谦,不希望别人嘲笑他做官的身份如同暂时借住的客舍,表露出一种对官职的看淡。
  2. “故应人世等浮云”:表明他认为官场上的一切都是短暂的,像浮云一样无影无踪。
  3. “百年父老知谁在”:即使是百年之后,曾经的权贵又能留下多少记忆呢?
  4. “惟有双松识使君”:在这无常中,只有双松能够识别他,象征着长久与不变的真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传舍”把官居比作旅舍,形象地表现出其暂时性。
  • 对仗:诗句中“父老”和“双松”形成对比,强调人世无常与自然长存的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官场的虚幻和自然的恒久,传达了苏轼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与对真情的珍视。诗人虽身处政坛,但内心对权力的无所谓与对自然的归属感,展现出他独特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官居:象征权力与地位。
  • 浮云:象征无常与虚幻。
  • 双松:象征恒久与真实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莫笑官居如传舍”意指什么?

    • A. 官职不重要
    • B. 官职很重要
    • C. 诗人对官职感到自豪
    • D. 诗人希望他人尊重他的官职
  2. “惟有双松识使君”中的双松象征着什么?

    • A. 短暂的名声
    • B. 永恒的情感
    • C. 诗人的孤独
    • D. 政治的腐朽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别东武流杯》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强调了对官场的看淡与对自然的向往,但风格上,苏轼更显豪放,而陶渊明则清新淡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沁园春 满江红(和李圆峤话别) 踏莎行·闲游 论盛孝章书 / 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百志诗 宋定伯捉鬼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酸枣令刘熊碑诗 其三 酸枣令刘熊碑诗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谠论危言 凵字底的字 四开头的成语 疢如疾首 包开头的成语 偿息 仁心仁术 群贤毕集 女足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女足的正确读音与书写 豕字旁的字 足钱 包含滥的词语有哪些 口字旁的字 一字开头成语大全_一字成语及解释 寿的繁体字怎么写_寿字繁体书写教学 硕字的正确读音及拼音详解_硕的发音与用法 笔底生花 酉字旁的字 十九笔画汉字大全_十九笔画常用字汇总 公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