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5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50:19
嵚崟一岭晓光寒,
胸次乾坤本自宽。
高处何妨吞里港,
倦时浑欲隐中盘。
攒眉旧市谁安宅,
加额残民自拥鞍。
慈父母来千载遇,
手将平易扫艰难。
在峻峭的山岭上,清晨的光线透着寒意,
胸怀天地之间,我自然心胸宽广。
高处的山峰何妨俯瞰那小港湾,
疲倦时我真想隐居在山间。
皱着眉头的旧市镇,谁能在这里安家呢?
加重肩头的担子,残民们只得自寻生路。
慈爱的父母,历经千年才能相遇,
他们用双手将平凡的生活扫除艰难。
作者介绍:陈著(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为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流露出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年代。作者通过描绘山水之美,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思索和对社会现状的关心。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的描绘作为引子,结合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展现了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人世艰难的深刻理解。开篇的“嵚崟一岭晓光寒”,通过山岭的寒光传达出一种清冷的气息,暗示着作者内心的孤独感与对生活的思考。接着,诗人以“胸次乾坤本自宽”表达了他的豁达与洒脱,尽管外界环境艰难,他依然保持开阔的心态。
在诗的中段,作者提到“高处何妨吞里港”,通过对比高处与港口的关系,反映了他对世俗纷争的超然。之后的“倦时浑欲隐中盘”,则透露出一种隐退的渴望,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几句,作者通过对“加额残民”的描写,揭示了社会的艰辛和人们的苦难,同时提到慈父母的无私奉献,传达出对家庭温暖的感激和对生活的希望。整首诗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于人生的独特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社会现状的关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艰难的深刻同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家庭的感激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嵚崟”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残民”的描绘表现了什么情感?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