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5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50:10
种成梅竹趣何澹,说到诗书心自閒。滋味深长在物外,尘埃分付与人閒。
这首诗表达了我在梅山种植梅竹的乐趣是多么平淡无奇,谈到诗书时,心中自会感到悠闲。真正的滋味和深意在外物之外,尘世的纷扰只可交给他人去处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梅竹”自古以来便是文人所喜爱的象征,梅代表高洁,竹代表坚韧,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思,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是在陈著身处梅山之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与诗书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梅山作为栖息之地,成为他追求内心宁静的象征。
陈著的《到梅山处三首》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体悟。诗中提到的“梅竹”不仅是物理上的植物,还是一种精神寄托,象征着文人的高洁情操和坚韧品格。诗的开头以“种成梅竹趣何澹”引入,表面上似乎在说种植的乐趣平淡无奇,实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对物质追求的淡漠。
接着,诗人提到“说到诗书心自閒”,显示了文学对他内心的滋养和安慰。诗书不仅是生活的调味品,更是心灵的寄托。最后两句“滋味深长在物外,尘埃分付与人閒”更是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世俗的无关,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整个诗作让人感受到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智慧,体现了文人特有的雅致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梅竹种植的平淡描写,传达了作者对自然、文学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体现了文人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中提到的植物是什么?
A. 松树
B. 梅竹
C. 荷花
诗人认为真正的滋味在哪里?
A. 在物质中
B. 在人际关系中
C. 在物外
诗中“尘埃分付与人閒”的意思是?
A. 处理尘世的烦恼
B. 与人分享快乐
C. 忘记一切烦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展现了不同诗人在同一主题上的不同表现手法。李白的《庐山谣》则通过豪放的情感展现出对自然的崇敬,与陈著的淡然形成鲜明对比。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陈著的《到梅山处三首》,并激发对古诗词的兴趣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