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3:1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3:16:28
并刀越砥磨,天奈北风何。到处闻流杵,何时报止戈。逃藏愁木栅,沦落泣球窝。多少岩阿,真成病伏波。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避难时的心境。诗中提到,磨刀时的声音在北风中显得无奈,四处听到打杵的声音,不知何时才能停止战争。隐匿在木栅后,心中充满忧愁,沦落在球窝中,泪水如潮。面对山岩,真是病重的伏波,无处可逃。
陈著,宋代诗人,以诗歌描绘自然和抒发情感见长。他的作品常常带有哲理性的思考,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本诗写于动荡的时代,作者在山中避难,内心充满了对战争的恐惧与对和平的渴望。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依恋与对人世纷争的不满。
《山居避难六首》的核心在于表达诗人在动荡时代的无奈与内心的挣扎。首句“并刀越砥磨”便直接将读者带入诗人的生活状态,展现出磨刀的辛劳与对战争的准备。接着“天奈北风何”,则是对恶劣环境的感慨,北风象征着冷酷与无情,反映出诗人面临的困境。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对磨刀声、杵声的描绘,折射出人间的动荡与不安。诗人在“逃藏愁木栅”中,隐约表现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但又被现实的悲凉所笼罩,最终“沦落泣球窝”使得情感达到高潮,诗人的无助感油然而生。
最后,诗中提到的“多少岩阿,真成病伏波”,显示出诗人对周遭环境的无奈,生病的伏波象征着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挣扎。这种情感基调贯穿整首诗,使得读者不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反思,也引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反映战争带来的苦难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通过自然与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纷争的无奈和对安宁的追求,展现出深刻的哲理思考。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与悲伤
C. 自豪
“北风”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暖和
B. 和平
C. 严酷与无情
诗人所指的“杵声”与什么相关?
A. 农作
B. 战斗
C. 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