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吉老十小诗》

时间: 2025-04-27 18:04:40

诗句

半菽一瓢饮,悬鹑百结衣。

萧条鬼不瞰,聊可与同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4:40

原文展示:

半菽一瓢饮,悬鹑百结衣。萧条鬼不瞰,聊可与同归。

白话文翻译:

这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简陋环境中寄情于自然的心境。作者以半菽(半碗豆)和一瓢水为食,穿着用百结鸟羽制成的衣服,生活虽然清贫,但并不在意。他觉得即使在这萧条的环境中,也不必担心鬼神的目光,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聊以慰藉。

注释:

  • 半菽:指半碗豆,象征贫困的饮食。
  • :指盛水的器具,这里用来形容饮水的简陋。
  • 悬鹑:指用鹑鸟羽毛制作的衣服,表达简朴的服饰。
  • 鬼不瞰:鬼神不再关注,意味着对世俗的超脱和无所畏惧。
  • 聊可与同归:表示可以与自然相融,心中有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北宋著名诗人、书画家,推崇王维,形成独特的诗风。他在诗中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的某个时期,反映了他在困顿生活中对简单生活的认同与追求。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他渴望逃避世俗的纷扰,向往清净的生活。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简朴的生活方式出发,描绘了一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作者以“半菽一瓢饮”开篇,直接呈现出他所处的贫困状态,但并未表现出沮丧,反而通过“悬鹑百结衣”的描写,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自得与洒脱。生活的艰辛并未压垮他,相反,他在这种简朴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尤其“萧条鬼不瞰”一句,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的超然与洒脱,仿佛在说,即使在贫困的境地,也不需要担忧外界的目光,内心的安宁才是最重要的。最后的“聊可与同归”更是体现了他与自然的融合,反映出一种宁静的哲学观念。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黄庭坚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半菽一瓢饮”:生活清贫,仅有半碗豆和一瓢水。
    • “悬鹑百结衣”:穿着用鸟羽制成的简朴衣服。
    • “萧条鬼不瞰”:环境萧条,鬼神也不再关注。
    • “聊可与同归”: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心中自有安宁。
  • 修辞手法

    • 对比:清贫的生活与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豆、瓢、鹑衣等意象构成了简朴生活的具体体现。
  • 主题思想: 通过对简朴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物质生活的超脱、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简单、纯粹的生活。
  • :代表着对物质的不追求,强调生活的简单。
  • :寓意着自然的馈赠,尽管简陋但充满生机。
  • :象征世俗的评判和压力,与作者内心的超然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个词语代表了诗中的贫困生活?

    • A. 鬼
    • B. 菽
    • C. 鹤
    • D. 山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百结衣”是用什么制作的?

    • A. 麻
    • B. 鹑鸟羽
    • C. 兽皮
    • D. 丝绸 答案:B
  3.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 A. 逃避
    • B. 追求
    • C. 和谐共处
    • D. 无所谓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黄庭坚的简朴生活观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似,均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但黄庭坚更注重对当下生活的接受与理解,而陶渊明则强调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黄庭坚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示诸子 题东坡遗墨卷後 次韵王适落日江上二首 寓居六咏 答琳长老寄幽兰白术黄精三本二绝 次韵子瞻减降诸县囚徒事毕登览 答孔平仲惠蕉布二绝 欧阳伯和仲纯挽词二首 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 刘贡甫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学士院端午帖子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冬日之温 包含挝的词语有哪些 直巴巴 包含酬的词语有哪些 月章 缶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八字旁的字 日落西山 水字旁的字 齐结尾的成语 顸实 处之晏然 渤澥桑田 龟年鹤寿 蝎虎 走字旁的字 泛浩摩苍 包含蚕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