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巴女词》

时间: 2025-05-02 18:57:22

诗句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

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57:22

原文展示: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
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巴水的急流像箭一样快速,巴船行驶得如同飞一般。在十月的时间里,距离三千里远,亲爱的郎君要经过多少岁月才能归来呢?

注释:

  • 巴水:指巴蜀地区的河流,流速快,象征了思念的急切。
  • :指诗中所思念的情人或丈夫。
  • 三千里:形容路途遥远,实际距离可以理解为极其漫长的旅途。
  • 几岁归:表达了对归来的渴望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观、人生哲理和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白的游历生涯中,正值他游历巴蜀之地,或因思念远方的爱人而作,表达了对距离的感叹和对归期的渴望。

诗歌鉴赏:

《巴女词》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人心。整首诗通过对巴水的描写,生动展示了水流的迅疾与舟行的飞快,形成了一种动感的画面。诗中“十月三千里”不仅是对遥远旅程的描绘,也是对思念的强烈表达,昭示着时间的漫长与分离的苦楚。李白在此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折射出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出一种对爱与归属的渴望,这种情感在古诗中尤为珍贵。诗的最后一句“郎行几岁归”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深刻地传达出一种对爱人归来的期待与无奈,表现出诗人对情感的细腻把握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巴水急如箭”:将巴水的急流比作箭,形象地描绘出水流的迅猛,暗示了思念的急切。
    • “巴船去若飞”:将船的快速与飞行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离别的迅速与旅途的艰辛。
    • “十月三千里”:时间与空间的结合,表达了遥远的距离和漫长的等待。
    • “郎行几岁归”: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表达了对爱人的深切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流比作箭,船行比作飞,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对爱情的深切思念和对归来的渴望,展现了李白对人生无常和情感波折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巴水:象征着急流与思念,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急迫。
  • 巴船:象征着离别与旅途,体现了诗人对恋人归来的期待。
  • 三千里:代表着遥远的距离,传达出分离的苦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巴水急如箭”的比喻是指什么?

    • A. 水流快
    • B. 思念急促
    • C. 船行迅速
  2. “郎行几岁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爱人的思念
    • C. 对时光的无奈
  3. 诗中提到的“十月”象征着什么?

    • A. 季节变换
    • B. 漫长的等待
    • C. 旅途的开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长恨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巴女词》相比,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其情感更加沉重,展现了家庭与责任的主题,反映了不同的情感视角。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陆子履示秦篆宝 永叔白兔 送李载之殿丞赴海州榷务 徒步访李宣叔宣叔有诗依韵答 送吴季野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十一 登太室中峰 送张山甫武功簿 还吴长文舍人诗卷 和王仲仪二首·凌霄花 依韵和偶书相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截铁斩钉 母字旁的字 上下有节 尣字旁的字 挖耳当招 诬奏 雄开头的成语 舟车之利 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较好 自然灾害 鳥字旁的字 百二关河 车字旁的字 隐然敌国 放马后炮 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