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4:53
不寐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老人夜不瞑,宿鸟未安栖。
送睡冯杯酒,思晨听晓鸡。
老人整夜无法入眠,栖息的鸟儿也还没有找到安身之处。
我送走睡意,却举杯喝酒,思念天明时分听到的公鸡鸣叫。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宿鸟未安栖”可以联想到古代诗词中常常以鸟类象征人的状态,鸟儿未栖意味着夜的漫长与不安,暗示了诗人的心境。
姜特立,字元晦,号香山,南宋诗人,生于北宋末年,经历了南渡,诗风清新,往往描绘生活中的点滴与自然之美。他的诗作以细腻见长,时常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环境。
本诗创作于一个宁静而又孤独的夜晚,诗人可能因某种原因辗转难眠,借此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新一天到来的期待。
《不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失眠老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夜晚的孤独与思考。首句“老人夜不瞑”直接点明了主题,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疲惫和无奈,而后一句“宿鸟未安栖”则通过鸟儿的状态隐喻了诗人内心的躁动与不安。这里的鸟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诗人情感的映射。接着,诗人用“送睡冯杯酒”表达了他试图用酒来驱走困扰自己的睡意,这是一个微妙的举动,体现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无奈,既想要入睡又无法释怀。而最后一句“思晨听晓鸡”则展现了对清晨的期盼,公鸡的鸣叫象征着新一天的希望,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失眠者的孤独心境,情感真挚而深刻。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孤独、思考与期盼,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感悟以及对新一天的渴望,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诗中“老人夜不瞑”的意思是什么?
“宿鸟未安栖”中“宿鸟”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晓鸡”象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