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读汉史》

时间: 2025-04-23 11:26:23

诗句

汉将假帝为真帝,齐乞真王作假王。

大抵纪韩皆是信,不知谁短又谁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26:23

原文展示:

汉将假帝为真帝,齐乞真王作假王。大抵纪韩皆是信,不知谁短又谁长。

白话文翻译:

汉朝的将领让假帝假装成真帝,齐国请求真王成为假王。大致上,纪韩的事情都是可信的,但不知谁高谁低。

注释:

字词注释:

  • 假帝:指的是伪装的皇帝,这里指代权臣假托名义。
  • 真帝:真正的皇帝,权力的象征。
  • 齐乞:齐国请求。
  • 真王:真正的王,指代被伪装的君主。
  • 假王:伪装的王,指代权臣的操控。
  • 纪韩:指历史上韩朝的纪实,暗指历史事件的真实性。

典故解析:

  • 假帝与真帝:这反映了历史上权力斗争与虚假权力的关系,常常在朝堂之上演绎。
  • 齐乞:齐国向中央请求的典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岳,宋代诗人,以豪放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历史、政治,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权力的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封建统治下,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的关注与批判,试图揭示权力的虚假与真实。

诗歌鉴赏:

《读汉史》通过对汉朝权力斗争的描绘,反映出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思考。诗中提到的“假帝”与“真帝”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描述,更是一种对权力本质的质疑。华岳通过这种对比,揭示了历史上许多权力背后的虚伪和真实,强调历史的不可知性与复杂性。

诗人在语言上简练而有力,使用了简洁的词汇和清晰的结构,使读者能够迅速把握核心寓意。同时,诗中“纪韩皆是信”的提法,表达了对历史记录的怀疑,提示我们在学习历史时需要保持批判性思维。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内容上充实,展现了华岳对历史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思考。同时,它也引发了读者对权力与真实关系的反思,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汉将假帝为真帝”:汉朝的将领让伪帝假装成真帝,暗示权力的虚构。
  2. “齐乞真王作假王”:齐国请求真正的王去扮演一个假王,反映出权力关系的混乱。
  3. “大抵纪韩皆是信”:一般来说,历史的记载都是可靠的。
  4. “不知谁短又谁长”:但在真实与虚假之间,谁又能分清高低呢?

修辞手法:

  • 对比:假帝与真帝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冲突感。
  • 反问:最后一句带有反问性质,引发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汉史的反思,探讨了历史的真实性与权力的虚假性,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权力与统治。
  • :象征权威与真实。
  • :象征历史的可信性与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假帝”指代的是谁? a) 真正的皇帝
    b) 伪装的皇帝
    c) 齐国的王

  2. 诗中提到的“纪韩”主要强调什么? a) 历史的真实性
    b) 权力的斗争
    c) 个人情感

  3.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赞美汉朝的辉煌
    b) 质疑历史的真实性与权力的虚假
    c) 讨论齐国的历史

答案:

  1. b) 伪装的皇帝
  2. a) 历史的真实性
  3. b) 质疑历史的真实性与权力的虚假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兵车行》:关于战争与权力的思考。
  • 李白《将进酒》:对权力与人生的反思。

诗词对比:

  • 华岳《读汉史》与杜甫《兵车行》在主题上均涉及权力与历史,但华岳更侧重于对历史真实性的质疑,而杜甫则强调战争对人民的影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
  • 《华岳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挽方有成教授 挽方宋贤四绝 挽方宋贤四绝 挽陈夫人卓氏二首 挽陈夫人卓氏二首 挽蔡子应郎中二首 挽蔡公南别驾二首 体南先生戒途有日惠诗为别三复黯然和韵奉送 体南先生戒途有日惠诗为别三复黯然和韵奉送 题须江驿诗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牛字旁的字 戏乐 弄口 衣字旁的字 老鸦 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酵的词语有哪些 卤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闭门埽轨 际遇风云 不成一事 讦首 蜂拥而来 不祥之兆 鱼字旁的字 倚马七纸 驴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