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3:09
问宿花村喜有余,已拚花下倩人扶。
牧童不见枝头杏,空向青帘问有无。
问我在花村的住宿是否愉快,已经拼命地在花下扶着那位美人。
牧童不见枝头的杏子,空对着青色的帘子询问是否有杏子。
“牧童”和“杏”在古代诗歌中常用来描绘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在这里,牧童的缺席与杏子的缺乏暗示了某种失落感,可能与春天的短暂和美好有关。
华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清新自然的田园诗风格而著称。其诗作常描绘乡村风光,表达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花村生活的描绘,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花村二首》通过质朴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诗中提到的“倩人”与“牧童”,不仅是乡村生活的具体体现,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诗的前半部分通过询问与描述,表现出对花村生活的喜爱与依恋;而后半部分则通过对杏子的缺失,暗示一种对生活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期待。这种对比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既有美好,也有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围绕乡村生活的美好与短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期待。
华岳的《花村二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而华岳则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表达方式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