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2:16:43
原文展示:
羽雨洗空碧,晚清人倚楼。稻花千顷浪,枫叶一帘秋。远岸明残日,孤村认小舟。溪山如爱我,相见亦回头。
白话文翻译:
细雨洗净了天空的碧蓝,傍晚时分,有人倚靠在楼上。稻田里花香四溢,像千层波浪;枫树的叶子如同一帘秋景。遥远的岸边,残阳洒下余晖,孤独的小村庄看得见一只小舟。溪山仿佛也在眷恋我,相见时不禁回首。
注释:
- 羽雨:细雨,像羽毛一样轻柔。
- 稻花千顷浪:稻田里的花香,如同千层波浪般扑面而来。
- 枫叶一帘秋:枫树的叶子如同帘子,展现出秋天的景象。
- 远岸明残日:远处的岸边,夕阳的余晖透出温暖的光芒。
- 孤村认小舟:孤独的小村庄中,能辨认出一只小船。
典故解析:
- “溪山如爱我”:此句表达了自然对人的眷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情感细腻,常以山水为题材,反映内心情感与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
诗作产生于诗人登高望远的情境中,借助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反映当时社会的安宁与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登楼晚望》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内心感受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天空、稻田、夕阳与小舟等意象融汇在一起,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开篇的“羽雨洗空碧”以轻柔的雨水洗净蓝天,给人一种清新和宁静的感觉,令人感到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接着,诗人描绘了稻花与枫叶,营造出一幅秋意渐浓的景象,展现了生活的丰盈与自然的美好。
远岸的“明残日”与“孤村认小舟”则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思乡之情,似乎在表达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回忆。而最后一句“溪山如爱我,相见亦回头”,将自然与人的情感结合,表现出诗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仿佛大自然在回应他的情感,令人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整首诗不仅有着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羽雨洗空碧:细雨轻轻洒落,洗净了空中的碧蓝,给人清新之感。
- 晚清人倚楼:在傍晚时分,有人倚靠在楼上,感受着自然的美。
- 稻花千顷浪:稻田里的花香四溢,宛如千层波浪,展现丰收的喜悦。
- 枫叶一帘秋:枫树的叶子如同一帘秋景,渲染出浓厚的秋意。
- 远岸明残日:遥远的岸边,夕阳的余晖洒下,描绘出温暖的晚霞。
- 孤村认小舟:孤独的小村庄中,能看到一只小舟,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 溪山如爱我,相见亦回头:溪山与我之间的情感交流,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眷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稻花千顷浪”,将稻花比作波浪,生动形象。
- 拟人:如“溪山如爱我”,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讲求对仗,增强了音律美。
主题思想:
中心思想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羽雨:象征柔和与清新,传达宁静的氛围。
- 稻花:象征丰收与希望,表现生活的美好。
- 枫叶:代表秋天的到来,带来一丝忧伤的美感。
- 孤舟:象征孤独与思乡,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羽雨”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强烈的暴雨
- B. 细腻的细雨
- C. 冰冷的雪
-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稻花千顷浪”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 A. 秋天的枫叶
- B. 丰收的稻田
- C. 冬天的雪景
- 答案:B
-
“孤村认小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与思乡
- C. 愤怒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登楼晚望》和《静夜思》,两者都描绘了安静的自然景色,但《登楼晚望》更注重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而《静夜思》则更多地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与唐诗宋词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