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4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9:24
伤春赠远
独孤及 〔唐代〕
去水流年日并驰,
年光客思两相随。
咨嗟斑鬓今承弁,
惭愧新荷又发池。
杨柳逶迤愁远道,
鹧鸪啁哳怨南枝。
忆君何啻同琼树,
但向春风送别离。
时光如水,流逝得飞快,年华与客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感叹头发已然斑白,心中惭愧新芽又在池中发芽。杨柳随风摇曳,愁苦着远方的旅途,鹧鸪在南枝上啼鸣,似乎在怨恨春天的离去。想念你又何止像那同在琼树上的花朵,只能对着春风送别,感受离愁别绪。
独孤及,唐代诗人,作品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诗风清新高远,常以细腻的笔触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
《伤春赠远》写于春日,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春天的景象引发了诗人对人生变化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惆怅。
《伤春赠远》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古诗。诗中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开头两句“去水流年日并驰,年光客思两相随”通过比喻将流逝的时间与思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接下来的“咨嗟斑鬓今承弁,惭愧新荷又发池”则以自我反省的方式,将个人的衰老与春天的生机相对照,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诗人用“斑鬓”来描绘自己年华的流逝,令人感同身受。
随着诗情的深入,杨柳和鹧鸪的意象相继出现,进一步渲染了离愁的氛围。杨柳的“逶迤”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也象征着离别的艰难;而鹧鸪的啼鸣则直接传达了对春天和离别的怨恨,情感愈发浓烈。
最后两句“忆君何啻同琼树,但向春风送别离”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以琼树比喻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尽管分别的痛苦难以言表,但诗人仍愿意将自己的思念寄托于春风之中,传递出一种淡淡的无奈和深深的眷恋。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高超艺术水平。
整首诗通过对时光流逝和春天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主题围绕着离别与思念展开,情感深邃且真挚。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人用哪个意象来象征思念?
诗中提到的“斑鬓”指的是什么?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您全面理解和欣赏《伤春赠远》这首诗。希望能激发您对古诗词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