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5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3:51:27
《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御》
作者:独孤及 〔唐代〕
汉家金马署,帝座紫微郎。
图籍凌群玉,歌诗冠柏梁。
阴阴万年树,肃肃五经堂。
挥翰忘朝食,研精待夕阳。
晴空露盘迥,秋月琐窗凉。
远兴生斑鬓,高情寄缥囊。
葳蕤双鸑鷟,夙昔并翱翔。
汲冢同刊谬,蓬山共补亡。
差池摧羽翮,流落限江湘。
禁省一分袂,昊天三雨霜。
石渠遗迹满,水国暮云长。
早晚朝宣室,归时道路光。
这首诗描绘了汉朝的金马署和帝位的紫微星,强调了书籍和诗歌的价值,树木苍翠,五经堂庄严肃穆。诗人忘却了早饭,专心创作,等待夕阳的到来。晴空和露水映照出美丽的圆月,秋夜透过窗户显得清凉。诗人情感高涨,寄情于书囊,双鸟在空中自由翱翔。诗中提到的汲冢和蓬山,象征着共同的理想与追求,尽管人生中有许多坎坷与失落,诗人依旧坚守情感的高洁。最后,诗人展望未来,期待光明的归途。
作者介绍
独孤及是唐代著名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常以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具有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晚秋时节,诗人寄情于徐薛两位侍御,通过描绘集贤院的秋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对仗的形式,韵律和谐,展现了唐诗的精致工整。诗的开头描绘了汉代的金马署,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接着,通过“图籍凌群玉,歌诗冠柏梁”,表现了书籍和诗歌的崇高地位,仿佛在宣扬文化的价值。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在描绘秋天的景色时,诗人运用了“晴空露盘迥,秋月琐窗凉”的描写,展现了清冷的秋夜,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个人情感的抒发,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高洁的情怀,如“高情寄缥囊”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书籍传达情感的意愿。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的描绘,又有深邃的哲思,体现了唐诗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仗、比喻、及拟人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例如“晴空露盘迥,秋月琐窗凉”通过对比,展现了秋天的清新与冷冽。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理想文化的追求、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起伏的思考,体现了唐代士人的精神面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御》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金马署”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官署?
诗中描述的景色主要是哪个季节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独孤及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对自然和文化的描绘,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两者都体现了唐代诗歌的深情和细腻,但主题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