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点绛唇(夜饮青云楼,闻更漏近,如在脚底,因思向事,追念故作)》

时间: 2025-05-07 08:51:39

诗句

瓦湿鸳鸯,夜深霜重江风冷。

月华明映。

清浸梅梢粉。

漏断寒浓,惹起当年恨。

君休问。

雁飞欲尽。

没个南来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1:39

原文展示

点绛唇(夜饮青云楼,闻更漏近,如在脚底,因思向事,追念故作)
作者:赵长卿〔宋代〕

瓦湿鸳鸯,夜深霜重江风冷。
月华明映,清浸梅梢粉。
漏断寒浓,惹起当年恨。
君休问,雁飞欲尽,没个南来信。


白话文翻译

在湿冷的瓦片上,鸳鸯依偎,夜深了,霜重,江风寒冷。
明亮的月光映照,清冷的月光浸透了梅树的花瓣。
时间流逝,寒意浓重,勾起了我对往年遗恨的追忆。
你不要再问,雁群快要飞尽,再也没有南来的信。


注释

  • 瓦湿鸳鸯:瓦片湿润,鸳鸯依偎在一起,暗示孤独与思念的情境。
  • 夜深霜重江风冷:深夜,霜重,江边的风很冷,渲染出寒冷的氛围。
  • 月华明映:明亮的月光照耀,营造出宁静而又清冷的夜晚。
  • 清浸梅梢粉:清冷的月光浸透了梅树上的花粉,暗示着凋零与思念。
  • 漏断寒浓:时光流逝,寒意愈加浓烈,使人回忆往昔。
  • 君休问:你不必再询问我,暗含对往事的无奈与伤感。
  • 雁飞欲尽:大雁即将飞走,象征着离别与无法再相见。
  • 没个南来信:没有任何从南方来的消息,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意象和情感的表达,体现了古人对离别和思念的深切感受。诗中“雁”常被用作信使,象征着书信的往来与思念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长卿,宋代词人,作品多以描写自然与抒发情感为主,风格清新细腻。他的词作常常关注个人的情感与内心世界,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深夜,诗人独自在青云楼上饮酒,听到更漏声,勾起对往事的回忆。诗中情感深沉,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缅怀与对孤独的感受,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情怀。


诗歌鉴赏

《点绛唇》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开篇“瓦湿鸳鸯”即以生动的意象引出情感,湿润的瓦片和依偎的鸳鸯,使人感受到一种凄凉而又温情的画面。接着,夜深霜重,江风寒冷,进一步渲染了冷清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

月华明映,清浸梅梢粉,诗人用明亮的月光照耀与梅花的清冷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孤独而美丽的意境。这种意境不仅展示了外部环境的寒冷,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时光的流逝与寒意的加深,勾起了诗人对往年情感的追忆,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怀旧情绪。

最后,诗人以“君休问”结束,表达了对往事的无奈与对思念的深沉。飞雁欲尽,南来无信,暗示着离别的痛苦与对往昔的渴望。整首词在细腻的描绘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令人感同身受。赵长卿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呈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瓦湿鸳鸯:暗示着夜晚的寒冷,鸳鸯作为爱情的象征,表现出一种孤独与对爱的渴望。
  2. 夜深霜重江风冷:渲染出一种寒冷、孤寂的氛围。
  3. 月华明映:明亮的月光照耀,给人以清冷之感,同时象征着希望与思念。
  4. 清浸梅梢粉:梅花的花瓣在月光下显得清冷,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失落的情感。
  5. 漏断寒浓: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加深,暗示着人的思念。
  6. 惹起当年恨:勾起对往昔的遗憾与痛苦。
  7. 君休问:对他人的关心感到无奈。
  8. 雁飞欲尽:象征着离别与失去。
  9. 没个南来信:无信来,表现出思念的无奈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雁”象征信的往来,暗含思念之情。
  • 拟人:将时间和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情深度。
  • 对仗:如“夜深霜重,江风冷”,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去情感的深切怀念与对孤独的感慨,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鸳鸯:象征爱情与伴侣。
  2. :象征寒冷与凄凉。
  3. 月华:象征清亮与思念。
  4. :象征孤独与美好回忆。
  5. :象征信件与思念。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 鸳鸯与梅花常被用来象征爱情与美好,反映了诗人内心对爱情的渴望与追忆。
  • 月亮作为古代文人抒情的重要意象,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瓦湿鸳鸯”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 A. 忧伤
    • B. 快乐
    • C. 愤怒
  2. 填空题:诗中提到“雁飞欲尽”,这象征着__

  3. 判断题:诗中用月光来象征希望与思念。 (对/错)


答案

  1. A. 忧伤
  2. 离别与失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对往事的追忆与思念。
  • 温庭筠的《更漏子》:描绘夜晚的孤寂与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赵长卿的《点绛唇》更侧重于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与情感的深沉,前者则更多体现出女性的细腻与柔情。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多位宋代词人的经典作品。
  • 《古典诗词鉴赏》:提供诗词解析与赏析的参考书目。
  • 《中国古典文学史》:对古代文学及其背景的全面介绍。

相关查询

青衫湿遍·悼亡 梦江南·昏鸦尽 浣溪沙·庚申除夜 清平乐·凄凄切切 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于中好·握手西风泪不干 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 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连珠合璧 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浊的词语有哪些 青字旁的字 扶弱抑强 四点底的字 采字旁的字 共贯同条 马失前蹄 有如白水 千锤成利器 爱民恤物 垂旒 大字旁的字 救患分灾 跅驰之士 竖心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