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9:2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9:24:18
声教无为日,山呼万岁声。
隆隆如谷响,合合似雷鸣。
翠拔为天柱,根盘倚凤城。
恭唯千万岁,岁岁致升平。
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对国家和皇帝长治久安的祝愿。诗中提到的“声教无为日”,表示在太平的日子里,教化自然无为而治。人们齐声高呼万岁,声音如同山谷的回响,仿佛雷鸣般震动。诗人用“翠拔为天柱”来形容高耸的山峰,仿佛支撑着天空,而“根盘倚凤城”则暗指山的根基依托在美丽的城市上。最后,诗人恭敬地祝愿国家能够长久繁荣,年年岁岁都能享受安宁与繁盛。
作者介绍:贯休,字希白,号弘志,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广泛的题材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涉及山水、风景、哲理等,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唐代的盛世时期,正是国力强盛、文化繁荣的时代。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的祝愿和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寿春进祝圣七首·山呼万岁》是一首充满激情与祝福的诗作,诗人以雄浑的气势表达了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愿望。首句“声教无为日”,便道出了太平盛世的治国理念,强调了在无为而治的日子里,教化自会深入人心。接下来的描绘十分生动,声音如山谷般回响,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仿佛整个大地都在为国家的繁荣而欢呼。
“翠拔为天柱,根盘倚凤城”则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象,生动展示了高耸入云的山峰与城市的和谐美。山的高大与城市的繁华形成鲜明的对比,象征着国家的强大与文化的繁荣。最后一句“恭唯千万岁,岁岁致升平”不仅是对皇权的赞美,也是对国家未来的殷切期望,表达了人民对安定生活的向往与祝愿。
整首诗借助自然景象与声音的对比,将宏大的祝愿与个人的情感紧密结合,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未来的美好希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国家的祝愿,表达了人们对长治久安、繁荣富强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万岁”是祝愿什么?
“翠拔为天柱”中的“翠”指的是?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