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三月十八日雪中作》

时间: 2025-04-26 02:58:23

诗句

芍药蔷薇语早梅,不知谁是艳阳才。

今朝领得春风意,不复饶君雪里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8:23

原文展示:

三月十八日雪中作
作者:温庭筠
芍药蔷薇语早梅,不知谁是艳阳才。
今朝领得春风意,不复饶君雪里开。


白话文翻译:

在这春天的三月,我看到芍药和蔷薇与早梅交谈,不知道谁才是春光明媚的阳光。今天我领悟到春风的情意,不再让你在雪中绽放。


注释:

字词注释:

  • 芍药:一种花卉,春季开花,象征美好和爱情。
  • 蔷薇:指蔷薇花,也象征着美丽和爱情。
  • 早梅:早春开放的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 艳阳:明亮的阳光。
  • 春风意:春风带来的温暖与生机的感觉。
  • 饶君:让你,指代花朵。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芍药”、“蔷薇”和“梅”都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代表着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在古代文学中,梅花常常与孤傲和高洁相联系,代表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唐代著名诗人、词人,晚唐诗风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词以细腻、婉约著称,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三月,正值春季,然而在这个季节却依然下雪,表现了自然界的反复无常。诗人通过描绘花卉与春天的关系,表达了对春天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温庭筠的《三月十八日雪中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雪的冷艳之间的对比。诗中“芍药蔷薇语早梅”的描写,不仅表现了春花的争相开放,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花朵之间的“对话”,象征着春的气息在悄然流动,然而在这春日的暖意中,诗人却感受到雪的存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今朝领得春风意”,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悟,仿佛在春风的轻抚中,心中产生了暖意。然而,诗的最后一句“不复饶君雪里开”则是对现实的感慨,暗示着虽然春天的温暖即将来临,但现实中仍然有寒雪的存在,象征着生活中的困扰和不如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活的无奈,体现了温庭筠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芍药蔷薇语早梅:描绘了春花争相开放的情景,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 不知谁是艳阳才:诗人对春天的追求与向往,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 今朝领得春风意:领会到春风的温暖,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 不复饶君雪里开:现实的残酷,尽管春天已来临,依然有寒冷的雪存在。

修辞手法:

  • 对比:春花与雪的对比,突出春天的温暖和生活中的困扰。
  • 拟人:花卉之间的对话,赋予花朵以生命,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切期待与对现实困境的感慨,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无奈的交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芍药:象征爱情与美好。
  • 蔷薇:代表美丽与柔情。
  • 早梅:象征坚韧与高洁。
  • :象征冷酷与阻碍。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构成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芍药”和“蔷薇”分别象征什么? A. 战争与和平
    B. 美好与爱情
    C. 冷酷与坚韧

  2.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无奈
    C. 愤怒

  3.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生活的美好与困扰
    B. 战争的残酷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温庭筠的诗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在春天主题上的不同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温庭筠研究》
  • 《唐代文学概论》

相关查询

金缕曲 燕子矶怀古 金缕曲 夜坐叠前韵 金缕曲二首 其二 金缕曲 题陈其年小照填词图有姬人吹玉箫倚曲 金缕曲 其一 金缕曲 戏述懒 金缕曲 寄黄壶舟 金缕曲 其二 哭朱子西安 金缕曲 孙杉麓同年下第将游汴中,索画梅一枝为别,并题其上 金缕曲 寄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字旁的字 忍辱偷生 打落牙齿和血吞 包含丈的成语 悬巢 病弱 示字旁的字 丧家之狗 进率 日字旁的字 抚掌大笑 言字旁的字 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除的词语有哪些 玉字旁的字 一脚不移 迩臣 旁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