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8:23
三月十八日雪中作
作者:温庭筠
芍药蔷薇语早梅,不知谁是艳阳才。
今朝领得春风意,不复饶君雪里开。
在这春天的三月,我看到芍药和蔷薇与早梅交谈,不知道谁才是春光明媚的阳光。今天我领悟到春风的情意,不再让你在雪中绽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唐代著名诗人、词人,晚唐诗风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词以细腻、婉约著称,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三月,正值春季,然而在这个季节却依然下雪,表现了自然界的反复无常。诗人通过描绘花卉与春天的关系,表达了对春天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温庭筠的《三月十八日雪中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雪的冷艳之间的对比。诗中“芍药蔷薇语早梅”的描写,不仅表现了春花的争相开放,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花朵之间的“对话”,象征着春的气息在悄然流动,然而在这春日的暖意中,诗人却感受到雪的存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今朝领得春风意”,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悟,仿佛在春风的轻抚中,心中产生了暖意。然而,诗的最后一句“不复饶君雪里开”则是对现实的感慨,暗示着虽然春天的温暖即将来临,但现实中仍然有寒雪的存在,象征着生活中的困扰和不如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活的无奈,体现了温庭筠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切期待与对现实困境的感慨,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无奈的交织。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构成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芍药”和“蔷薇”分别象征什么?
A. 战争与和平
B. 美好与爱情
C. 冷酷与坚韧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无奈
C. 愤怒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生活的美好与困扰
B. 战争的残酷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温庭筠的诗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在春天主题上的不同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