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7:58
照影曲
作者: 温庭筠 〔唐代〕
景阳妆罢琼窗暖,
欲照澄明香步懒。
桥上衣多抱彩云,
金鳞不动春塘满。
黄印额山轻为尘,
翠鳞红稚俱含嚬。
桃花百媚如欲语,
曾为无双今两身。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美丽场景。女子刚刚妆扮完毕,窗子透着温暖的阳光,她想要在水面上照见自己的美丽,却又懒散不愿行动。桥上衣裙飘逸,似乎在拥抱着彩云,水塘里金色的鱼静静地游着,春意盎然。额头的黄印在阳光下轻轻飘散,如同尘埃;而那翠绿的鳞片和红色的小鱼都带着微微的怨愁。桃花盛开,百媚千红,似乎想要倾诉心事,但曾经是无与伦比的她,如今却只能化为两人。
作者介绍:温庭筠,唐代诗人,字飞卿,号梦得。以词著称,与李清照并称。其作品以清新、婉约见长,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唐代盛世,社会繁荣,文化昌盛,诗人常以个人情感为主题,结合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
《照影曲》是一首细腻而富有情感的诗作,通过描绘春日美景与女子的懒散,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诗中的女子,妆扮完毕却懒于行动,反映了一种对美的珍视与对现实的无奈。她的美丽在水中映照,象征着一种自我认知与渴望,但又由于懒散而未能完全展现。
诗的意象丰富,桥上衣裙犹如彩云,金鳞在水中静止,都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春日氛围。同时,桃花的盛开与女子的心情形成对比,桃花的百媚似乎在诉说着她的心声,反映了人们在美好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整首诗在色彩上运用得当,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也引发对生命、爱情与美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微妙关系,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温庭筠的《照影曲》相比,李白的《静夜思》同样体现了对美的追求与对人生的思考。李白通过月光描绘夜景,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温庭筠的春日美景形成鲜明对比,但都传达了对情感的细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