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故太恭人董氏挽词五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5 09:21:59

诗句

贫是儒家事,谁贫奉直如。

也无一瓢饮,劣有半床书。

妇妇能攻苦,卿卿不负渠。

竟令鸿与侃,相继大吾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9:21:59

原文展示

贫是儒家事,谁贫奉直如。
也无一瓢饮,劣有半床书。
妇妇能攻苦,卿卿不负渠。
竟令鸿与侃,相继大吾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贫困中坚守儒家精神的心境。即使贫穷,谁又能如我般坚定奉行正直的原则呢?连一瓢水都没有,书籍也仅有半床。妻子们能忍受艰苦,而你也没有辜负我。最后竟让鸿与侃这两位朋友相继来到我家。

注释

  • :贫穷,此处指物质上的匮乏。
  • 儒家事:儒家的学问与修养。
  • 奉直如:奉行正直的道德。
  • 瓢饮:比喻饮水,指生活困窘。
  • 劣有半床书:即便贫困,仍有一些书籍作为精神食粮。
  • 妇妇:指妻子们,强调她们的坚韧。
  • 卿卿:指诗人或其妻子。
  • 鸿与侃:指两个朋友,象征友情和相互支持。
  • 大吾闾:意指在我家,表达对友人的欢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作品多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怀及个人的修身养性。

创作背景

这首挽词是为悼念故去的董氏而作,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哲理思考,以及对朋友的怀念和对家庭责任的担当。

诗歌鉴赏

《故太恭人董氏挽词五首 其二》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杨万里对贫穷的认知与对儒家理想的坚守。诗中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即便身处穷困,也不失对道德的追求。诗的开头通过“贫是儒家事”,强调了儒家思想中贫穷并不妨碍个人的品德修养,反而可能成为一种考验。

接下来,作者提到“也无一瓢饮,劣有半床书”,这句表现了他虽然生活拮据,但仍然珍视知识的价值,显示出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最后两句则反映了对友人情谊的珍视,强调了在困境中朋友的支持和鼓励。

整首诗在情感上交织着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执着,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贫是儒家事:开篇直入主题,指出贫穷与儒家学问的关系,暗示即便贫穷,依旧要坚守道德。
  2. 谁贫奉直如:质疑谁能像他一样在贫穷中仍坚持正直。
  3. 也无一瓢饮:描述生活困苦,连水都难以果腹。
  4. 劣有半床书:强调虽然物质匮乏,精神上仍有书籍的陪伴。
  5. 妇妇能攻苦:赞美妻子们的坚韧和忍耐。
  6. 卿卿不负渠:表达对妻子的感激,她没有辜负他。
  7. 竟令鸿与侃:提及朋友的来访,象征支持与陪伴。
  8. 相继大吾闾:强调友人对他生活的关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贫是儒家事,谁贫奉直如”,体现了语言的对称美。
  • 比喻:用“瓢饮”形象地表达了生活的艰辛。
  • 排比:通过对妻子和友人的描写,增强情感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在物质匮乏中依然坚守理想与道德的信念,同时展现了对家庭和友谊的重视,体现了作者的人生哲学与价值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贫穷:象征生活的困苦。
  • 书籍:代表知识与精神追求。
  • 妻子:象征家庭的支持与坚韧。
  • 友人:象征友情与相互扶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贫”主要指什么? A. 物质贫乏
    B. 精神贫困
    C. 社会地位低下

  2. 诗人对妻子的态度是什么?
    A. 批评
    B. 感激
    C. 忽视

  3. “鸿与侃”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朋友的支持
    B. 生活的琐事
    C. 家庭的责任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比较杨万里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在困境中的坚守与对理想的坚持,但杨万里的诗更偏重于个人情感和家庭责任,而杜甫的作品则更广泛地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命运。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 吴秘监每有美酒独酌独醉但蒙诗报不以饮招…酬兼呈梦得 戏招诸客 春中与卢四周谅华阳观同居 黄石岩下作 宿东林寺 寒食夜 香山居士写真诗 宿窦使君庄水亭 偶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纡朱拖紫 秋结尾的成语 片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花烛洞房 生字旁的字 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折足覆餗 屮字旁的字 血字旁的字 详览 包含弛的词语有哪些 操奇逐赢 龙首豕足 缔党 花天锦地 解遘 辗转相除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