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2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9:21:58
舟过杨子桥远望
作者:杨万里 〔宋代〕
此日淮堧号北边,
旧时南服纪淮堧。
平芜尽处浑无壁,
远树梢头便是天。
今古战场谁胜负,
华夷险要岂山川。
六朝未可轻嘲谤,
王谢诸贤不偶然。
这一天,淮堧船只在北边航行,
昔日南方服饰的风采在此地依然。
平坦的田野尽头全无障碍,
远处的树梢仿佛直接与天空相连。
古今战场到底谁胜谁负,
华夏与夷族的险要之地岂是山川所能界定。
六朝时期的盛世岂能轻言讥讽,
王谢两家的贤才也不是偶然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其诗歌常表现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舟过杨子桥远望》是杨万里在乘船经过杨子桥时所作,描绘了沿途的自然景色和对历史的沉思,反映了他对故土的眷恋及对历史的反思。
《舟过杨子桥远望》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自然美的诗作。诗中通过描写舟行于淮河的景象,展现出一种空灵而悠远的意境。首句“此日淮堧号北边”,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具体的时空,接着“旧时南服纪淮堧”又勾起对历史的回忆,诗人用船与服饰的对比,反映出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延续。
“平芜尽处浑无壁,远树梢头便是天”一句,将自然景色描绘得极为辽阔,显示出诗人心中的旷达与豁达。此处的“无壁”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显而易见。
后半部分“今古战场谁胜负,华夷险要岂山川”,则转向历史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思维。诗人质疑历史的胜负,认为真正的界限不在于地理,而在于文化与人心的深处,令人深思。
最后两句“六朝未可轻嘲谤,王谢诸贤不偶然”则是对历史的尊重,提醒人们对文化传承的珍惜。诗中浓厚的历史感与自然景观的交融,使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与无限的遐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舟行的景象引发对历史与文化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强调了文化的传承和人类情感的深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淮堧”是什么?
“今古战场谁胜负”表达了什么?
“王谢诸贤不偶然”中的“王谢”是指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舟过杨子桥远望》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