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子瞻与安节夜坐三首》

时间: 2025-05-10 06:06:08

诗句

前山积雪暮峥嵘,燕坐微闻落瓦声。

共对一尊通夜语,相看万里故乡情。

信归岭上寒梅远,恨极江南春草生。

明目青铜添白发,且须醉睡倒灯檠。

少年高论苦峥嵘,老学寒蝉不复声。

目断家山空记路,手披禅册渐忘情。

功名久已知前错,婚嫁犹须毕此生。

家世读书难便废,漫留案上铁灯檠。

谪官似我无归计,落第怜渠有屈声。

握手天涯同一笑,倚门岁晚不胜情。

黄岗俯仰成陈迹,白首蹉跎畏后生。

归去且安南巷乐,莫看歌舞醉长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06:08

原文展示

次韵子瞻与安节夜坐三首
作者:苏辙

前山积雪暮峥嵘,
燕坐微闻落瓦声。
共对一尊通夜语,
相看万里故乡情。

信归岭上寒梅远,
恨极江南春草生。
明目青铜添白发,
且须醉睡倒灯檠。

少年高论苦峥嵘,
老学寒蝉不复声。
目断家山空记路,
手披禅册渐忘情。

功名久已知前错,
婚嫁犹须毕此生。
家世读书难便废,
漫留案上铁灯檠。

谪官似我无归计,
落第怜渠有屈声。
握手天涯同一笑,
倚门岁晚不胜情。

黄岗俯仰成陈迹,
白首蹉跎畏后生。
归去且安南巷乐,
莫看歌舞醉长檠。

白话文翻译

前山的积雪在傍晚显得格外峥嵘,
燕子坐着时隐约听到瓦片落下的声音。
我们共同举杯,通宵长谈,
相视而望,思念着万里之外的故乡。

信鸽归来,岭上的寒梅已经远去,
我恨极了江南春草的生长。
青铜镜子映照着我的白发,
不如醉倒在灯下,安然入睡。

年轻时高谈阔论,反而感到艰难,
如今老了,像寒蝉般再无声响。
目断故乡的山川,已无路可记,
手披禅册,渐渐忘却了情绪。

功名早已知道自己前世的错误,
而婚嫁的事却仍需度过此生。
家世和读书都难以被废弃,
只好让铁灯笼漫留案上。

像我这样的谪官无所归依,
落第的朋友又何尝不值得怜悯。
握手天涯,彼此同笑,
倚门而立,岁末时分情意绵绵。

黄岗俯视仰望已成往事,
白发苍苍,惧怕年轻人。
归去吧,安享南巷的乐趣,
莫再看歌舞,醉倒在灯光下。

注释

  • 峥嵘:形容山峰高耸,景象壮丽。
  • 燕坐:指燕子栖息,或用作比喻,形容人静坐。
  • 通夜语:指彻夜谈话。
  • 寒梅:指寒冬中的梅花,象征坚韧与清雅。
  • 青铜:这里指青铜镜,反映人的容貌和年华。
  • 谪官:指因失宠或犯错被贬官的人。
  • 黄岗:可能是指某个地名。
  • 南巷乐:指南方小巷的悠闲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与其兄苏轼共同开创“苏门四学士”,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造诣深厚,风格多变,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苏辙写下这首诗时,正值晚年,身处谪官的境地,心中难免感慨万千。诗中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对往事的回顾以及对人生的感悟,情感深沉而真切。

诗歌鉴赏

诗中流露出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个人境遇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头两句描绘了雪山的壮丽和夜晚的宁静,营造出一种寂寥而肃穆的氛围。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酒杯的举起和话语的交流,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迷茫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尤其是“功名久已知前错,婚嫁犹须毕此生”两句,反映了他对人生选择的反思和对命运的无奈。最后几句更是把情感推向高潮,既有对年轻人的敬畏,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体现出一种内心的孤独和对未来的渺茫。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前山积雪暮峥嵘:描绘傍晚时分,前山的积雪显得格外高耸,营造出一种壮丽的景象。
  • 燕坐微闻落瓦声:燕子静坐,微弱地听到瓦片落下的声音,象征着宁静与孤独。
  • 共对一尊通夜语:与友人共饮,畅谈至夜,表达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 相看万里故乡情:相望之中,思念着遥远的故乡,情感深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铜添白发”,意象与现实结合,反映岁月的流逝。
  • 对仗:如“握手天涯同一笑,倚门岁晚不胜情”,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人生选择的无奈,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积雪:象征纯洁与寒冷,反映内心的孤独。
  • 燕子:象征春天与生机,寓意内心的希望。
  • 白发:象征衰老与智慧,反映人生的无常。
  • 灯檠:象征生活的琐碎与安宁,表达对生活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明目青铜添白发”中的“青铜”指的是什么? A. 金属
    B. 镜子
    C. 楼阁
    答案:B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黄岗”象征着____。
    答案:往事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年轻人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渺茫。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望》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与《次韵子瞻与安节夜坐三首》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春望》更侧重于国家与个人的情感纠葛,而苏辙的作品则更加注重个人的孤独与生命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辙诗文集》
  • 《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鹊桥仙(丁卯七夕) 鹊桥仙 秋荷 鹊桥仙·剑知为瓶丈作山茶花,有似人之思,瓶丈赋诗徵题,率倚此解 鹊桥仙(七夕) 鹊桥仙 颂叶母沈夫人节寿 鹊桥仙 鹊桥仙 七夕 鹊桥仙·龙山宴罢 鹊桥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钳忌 四停八当 辩证法 糹字旁的字 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迥乎 乚字旁的字 牛星织女 骈踬 厉精为治 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瓦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当场献丑 三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