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0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00:27
次韵子瞻行至奉新见寄
苏辙
四年候公书,长视飞鸿背。
十日留公谈,欲作白莲会。
筠州无可语者,往还但一二僧耳。
匏瓜一遭系,卖酒长不在。
夜归步江漘,明月照清濑。
心开忽自得,语异竟非背。
音倍。一尊谈人间,万事寂寥外。
欲同千里行,奈此一官碍。
何年真耦耕,举世无此大。
四年等待你的书信,长久地望着飞鸿的背影。
十天与你相聚畅谈,想要举办一场白莲会。
筠州没有可以倾诉的人,往来只有一两个僧人。
匏瓜只系过一次,卖酒的人早已不在。
夜归时走在江边,明月照亮清澈的水面。
心中豁然开朗,言语之间却并非彼此背离。
声音加倍,举杯畅谈人间,万事都在寂寥之外。
想要同你一起千里行,却被这官职所阻碍。
何年才能真正耕作,举世间再无如此壮丽。
作者介绍: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晚晴,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以诗、文、词等多方面的成就著称,尤其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获得广泛喜爱。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苏辙在职务上受到诸多束缚的时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白莲会暗示了他与友人交往的渴望和对文人聚会的向往。
苏辙的《次韵子瞻行至奉新见寄》通过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诗中描绘了四年等待书信的心情,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用“飞鸿”一词,既象征着友人的远行,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交流的心情。
接下来的几句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欢愉与期待,想要举办一场文人聚会,体现了诗人对文化生活的热爱。然而,筠州的孤寂与“匏瓜一遭系,卖酒长不在”则突显了他身处环境的清冷与无奈。此时,诗人夜归江边,明月照亮了清澈的水面,心中豁然开朗,似乎在这静谧的氛围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
后半部分,诗人以“想要同你一起千里行,却被这官职所阻碍”表达了对官场束缚的无奈与对自由生活的憧憬,体现了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示了苏辙作为文人的内心世界与对生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束缚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深沉情感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辙的《次韵子瞻行至奉新见寄》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官职的追求
B. 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战争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匏瓜”象征着什么?
A. 生活的无常
B. 简单与自然的生活
C. 友人
D. 农田
诗的最后一句“举世无此大”表达了什么?
A. 对官场的无奈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C. 对友谊的珍视
D. 对自然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