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4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41:55
《次韵孔武仲学士见赠》
作者:苏辙
羡君耽读书,日夜论今古。
虽复在家人,不见释手处。
意求五车尽,未惜双目苦。
蓬莱倚霄汉,简册充栋宇。
学成擅囷仓,笔落走风雨。
破笼闭野鹤,短草藏文虎。
鬓须忽半白,儿女无复乳。
知君不能荐,愧我终何补。
偶来相就谈,日落久未去。
归鞍得新诗,佳句烂如组。
古风弃雕琢,遗味比乐府。
且复调埙篪,泠然五音举。
我羡慕你迷恋读书,日夜讨论古今事情。
虽然你仍在家中,却从未放下书本。
你希望能博览群书,哪怕眼睛再苦也不在乎。
如同蓬莱仙境,书籍堆满了整个房间。
学成之后,笔下如风雨般飞舞。
破笼而出的野鹤,短草中藏着文雅的老虎。
鬓发已半白,儿女已不再需要哺乳。
知道你不能推荐我,真让我感到愧疚。
偶然来与你谈话,日落时分却难以离去。
归鞍时得新诗,佳句如同美丽的花环。
古风已弃雕琢,遗留的韵味更胜乐府。
且再来调奏埙篪,清幽的五音升起。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阮亭,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苏洵的次子,苏轼的兄长。他与兄弟苏轼共同被称为“二苏”,在文学、哲学、政治上均有深远影响。苏辙的诗词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是苏辙在受到孔武仲(孔子第十七世孙孔宗)赠诗后所作,表达了对读书、学习的热爱,同时流露出对人生、岁月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当时士人的一种追求和精神状态。
这首诗通过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思,展现了作者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开篇便用“羡君耽读书”引出主题,表现出对孔武仲的欣赏和羡慕。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比“虽复在家人,不见释手处”,强调了孔武仲的专注与执着,揭示了读书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在诗的中段,苏辙用“意求五车尽,未惜双目苦”表达了他为求学而不惜眼睛疲劳的决心,展现了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接着,作者用“蓬莱倚霄汉,简册充栋宇”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形象地描绘了书籍如同仙境般的美好。
后半部分逐渐转向个人的感慨,“鬓须忽半白,儿女无复乳”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现实,感叹人生的无奈与变化。最后几句则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通过抒发对新诗的欣赏,表现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读书、学习的重视与热爱。
整首诗围绕对读书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展开,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该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意求五车尽”意指什么?
“鬓须忽半白”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